我心感慨:修路十餘載,「愚公」無錢醫腳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訊】各媒體報道的信宜市白石鎮坡坪村委會林坑村73歲的黃文傳老人不顧自己年老身殘體弱,孤身一人默默堅持十餘載,自費義務修通了一條兩千多米長的平坦鄉道的傳奇故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廣州日報記者應讀者的要求是兩次來到林坑村采訪。

至今欠款千餘元無錢治腳傷

在吐珠橋邊,記者遠遠便看見黃文傳老人穿著單衣在寒風中揮動著大鋤頭平土鋪路。老人說,這些新土是村民建屋時挖出來請拖拉機運出村外河邊、竹林去傾倒的,他為了改善橋兩側道路的坡度,就以每車一元的代價請司機將泥倒在橋邊,自己再用鋤頭,一點一點地鋪散壓平。

記者關切地問起老人的腳傷,老人告訴記者,去年2月,當時他妻子已半身不遂病倒在床,老人在月色中修整完一段爛路後,急著回家照顧老妻,不小心跌下路邊田坎上傷了右腳,幸友出錢送他去醫院治了幾天。他牽掛著家中的妻子,腳傷未好就不顧醫生反對偷跑回家。到現在腳傷處還不時隱隱作疼,幹活用力時疼得更厲害。但家中早已一貧如洗,至今還欠拉土的拖拉機司機上千元和農村信用社幾百元未還,實在沒錢去治療傷腳了。

丟荒自己田地專職去修路

黃文傳老人說,村裡以前無橋無路,平時大夥出入都是走田坎,涉水過河,一下雨河水漲高了,就只能沿河灘走上幾公里,到白石鎮裡過橋。1987年老人去找村長支書,他們都說要老人帶頭修橋修路,去動員鄉親,大夥卻說:大隊(即村委會)都沒叫,你又不給工分,叫我幹什麼。黃文傳老人想著村裡實在需要,就自己一個動手修路,開始時是在白天干自家農活,晚上才修路,後來發現這麼干兩頭都誤事,就丟開自己的田地,專職修路。十幾年來,只有以前村小學的張振榮老師曾帶著學生來給他幫過忙。村民大部分認為他傻,自討苦吃,有人當面說要能修好這條路就給他提三年鞋。

黃文傳老人表示,現在人們對他的看法好多了,每次他出鎮,路上過往的摩托車搭客仔及村民都主動提出送他一程。他說,看到鄉親們走在他親手開辟的道路,心裡特別高興。現在仍每天天剛亮就出門巡視保養路面,只要能走都會堅持,到那天爬不起來了,就算完成自己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的任務了。

兒子給的錢拿去修了路

黃文傳的兒媳張某告訴記者,她1992年嫁入黃家,家中什麼都沒有,值點錢的東西都讓他變賣拿去修路了,年年村裡信用社都來追債,都要她幫忙交利息。但家裡人從無怨言,只希望大家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只是老人的腳總治不好,又沒錢送他上大醫院。兒子們又各自各的忙活,很難照顧到他,總感到遺憾。

同村的韋家祿老人告訴記者,黃文傳天天去修路鋪橋頭,刮風下雨都去。去年新年兒子給他400元過年,結果他拿出380多元給司機去拉土。現在每次看到他一拐一拐地去鋪路,心裡很難受,但又幫不上忙,希望政府和各界人士想辦法幫他醫好腳。

現任職吐珠小學的張振榮老師告訴記者,在1978年,吐珠小學由於河水阻隔難以辦校而遷至坡坪,黃文傳主動提出義務守護校舍,每晚到學校守夜,一直到1990年吐珠大橋建好後,村委會在原址重建吐珠小學,12年來校舍桌椅無一缺失。辦校後黃文傳因不符合有關條件,離開學校回家,至今從沒要求補償,沒有一句怨言。現在又帶傷修路,也是從不張揚,群眾都說他是大好人。

林坑村民小組韋某表示,村裡很支持黃文傳,沒有他修不好這條路,但村裡沒錢,想幫忙也幫不上。

黨支部年年評選當先進

坡坪村委會李支書則表示希望全村黨員都向黃文傳學習,他介紹說,黃文傳是1954年入黨的老黨員,曾當過高級合作社主任。為了打開村民出門的大門,自己一個人花了十幾年時間,出錢出力,一點一點地填築了五百多立方泥土,修通了一條2000多米長的鄉道。自從老人修通大路後,村裡開始種起了辣椒等經濟作物,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而以前就算有人種了也運不出去;有時運一頭豬出村,也得幾條大漢抬上半天,現在農副產品出入就方便多了。所以村支部每年評先進時,大夥都投他的票,認為只有他才能堅持不懈修路鋪橋十餘年。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從古代法家對法律的迷信談起
廣東信宜市"愚公"筑路十年打開信宜村大門
深圳知名八大景點之一部分城牆發生坍塌
大陸不少小女孩練芭蕾舞一個動作致癱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