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村夫: 給20世紀的“慰安婦”一個答复 ——“女性國際戰犯法庭”審判實錄

日本政府難逃罪責

  

12月8日,“女性國際戰犯法庭”在位于東京市區的九段會館會場開庭。“法庭”內座無虛席,兩旁以及后側也站滿了旁听者。台上左側4名法官,中間就座兩名首席檢察官,右側就座的是各國檢察官。環顧整個會場,不論法官、檢察官、旁听者或義工,女性為多。同時,記者看到許多年輕人。

上午10時20分,麥克唐納審判長宣布開庭。來自美國的芭特麗西亞‧塞拉茲宣讀主起訴書,起訴對象包括日本裕仁天皇以及戰時首相東條英机等12人。

此次法庭,因系民間組織設立,故其判決并無強制效果,有人稱其為“摹擬法庭”,但來自上海的國際法專家管建強先生稱其為“人民法庭”。這個法庭系由“女性國際戰犯法庭”國際實行委員會組織。其成員包括亞洲七個團体,中國成員為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這個委員會指出,二戰之后的東京審判,几乎沒有涉及日軍性暴力犯罪問題,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一直否認二戰中其軍隊對婦女犯下的戰爭罪責、人道罪責。因此,該法庭將受理各國提出的日軍慰安婦犯罪証据,追究日本政府及其軍隊強暴各國婦女的責任。

早在11月9日,法庭就將出庭通知送達日本政府,但是開庭當日,未見日本政府代表出庭。為維護審判的公正形式,法庭指派一名律師,由他概述迄今為止日本政府的正式見解,并對日本國內有關法律做了一般解釋。日本政府的正式見解即為,昭和天皇等所有被告均已死亡,無法反論或防御,因此,根据日本刑事訴訟法,可以駁回公訴中止審判。此外,明治憲法規定天皇“無答責”,因此并無回答檢察指控之責。

對于日本政府的理論,記者采訪了中國方面的檢察官、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學教授周洪鈞。他認為,日本政府引用當時日本國內法為其慰安婦制度辯護不能成立,日本的侵略戰爭,應該适用國際法。他還說,這次審判具有象征意義,但他希望今后逐漸進入准法律程序。管建強教授則指出,即使根据當時的國際法,日本政府也犯有罪行。

本次法庭的麥克唐納法官曾說,無論日本政府態度如何,審判的有關文件將成為歷史資料,而日本政府對于本次法庭的態度,也將作為歷史記錄存留下來。

參与者眾志成城

  

法庭發起者具有卓越的組織力量,他們至少動員了200名以上的義工,包括各個語种翻譯、醫務、新聞資料中心等工作人員。大會還准備了中、英、日、韓等語种的同聲翻譯。

會場正門右側貼著中國代表團帶來的圖片,有許多日軍性暴力受害者的圖片。在九段會館大廳中國資料攤位上,挂著一張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著日軍在中國所設慰安所的位置。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對記者說,中國是日本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日軍曾在中國22個省份設立了數百個慰安所,有20多万中國婦女是日本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但是,因為傳統的觀念,她們中許多人沒有勇气站出來。蘇教授說,為了解決中國前日軍慰安婦的困難,研究中心將向她們提供生活救濟。

會場前排就座的是受害者代表,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南北朝鮮、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原慰安婦共有64人。她們年事已高,身体病弱,出入均需隨同。12月9日上午,中國檢察官提起公訴,控告日本政府、裕仁天皇以及侵華日軍將領。中國的万愛花、袁竹林、楊明貞三名日軍性暴力受害者出庭作証。中途,71歲的万愛花因為悲憤過度暈厥,經過搶救恢复知覺。在此期間,法庭一時中斷。

來自台灣的檢察官公訴過程十分精彩。他們利用影片与現場詢問,達到水乳交融。同時,他們在保証語義明确的前提下,盡量使用柔和的語言。在審理期間,記者曾与庄先生交談。庄國明律師,台南出身。從業14年,5年前開始涉入慰安婦辯護工作。庄先生說,台灣社會對于他們的事業十分理解与支持。台灣大約有2000多名原日軍慰安婦,但是,現在只查清70余名。他說,日本政府很難改變目前的態度,將來應該著眼于美國方面的介入。

應該說,以往涉及戰后索賠訴訟,媒体沒有如此重視,此次采訪媒体共143家,305名記者。國外媒体十分重視此次會議。但是,法庭組織者松井女士指出,日本主要媒体對于該法庭未報一字。她不對日本媒体抱什么希望。

“民間法庭”殊具意義

在會場上,記者遇見了日軍731部隊細菌戰原告團團長王選女士。她說,聯合國應對日本戰爭犯罪問題進行追究, 我們肯定日本對聯合國出資這個事實,但不能因此而不追究它的責任。王選說,這次審判,4名法官中有3名女性,同時具有女性運動色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法庭呼吁制止戰爭條件下軍隊的性暴力,這具有普遍意義,也具有性政治學意義,所以吸引了更多的參加者。她強調,日本社會存在的各种問題,如男性赴東南亞的“性旅行”以及“援助交際”等問題,均与日本社會沒有徹底清算二戰時期性暴力犯罪而遺留的錯誤觀念有關。

  

12月12日凌晨,記者撥通長期從事慰安婦救濟工作的班忠義先生的電話。他剛帶万愛花、郭喜翠、李秀梅等老大娘外出回來。他說,這次法庭雖是摹擬的,但提高了人們重視慰安婦問題的程度,喚起了輿論的關心。

激動的瞬間

  

12月12日上午,宣判會場轉移到日本青年館舉行。法庭回顧了8、9、10日三天審理的過程后指出,檢察方面提出的証据十分有力,當時作為日本陸海軍最高責任者的裕仁天皇知道也應該知道日軍在南京的性犯罪。同時,對于否認“慰安婦是奴隸制”的主張,或者依照1945年當時的法律,主張慰安婦制度不是犯罪的論點,女性法庭一律予以駁回。同時,根据日本學者的証言,女性法庭認為天皇“并非傀儡”,而是擁有行使“獨特權力”的“最終決策權力者”。

法庭宣布:鑒于戰時日軍的強奸以及性奴隸制,裕仁天皇犯有踐踏人道罪。判決后會場內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人們激動得站了起來。因為這個判決推翻了東京審判認為裕仁天皇無罪的結論。

最后,來自8個國家的原慰安婦站到台上,手里揮著印有大會圖案的白手帕。

女性法庭提出,日本國應該對受害者做出真誠的謝罪;進行損害賠償以及其他賠償。對于其他被告人的判決,國際法庭將在2001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公布最終判決結果。

--轉自《留學生新聞》


    相關文章

    

  • 東京世紀末大審判裁定 裕仁天皇犯反人道罪 (12/12/2000)    
  • 前日本兩”鬼子”庭上作証承認當年強暴過中國女性 (12/10/2000)    
  • 「侵略」「屠殺」改成了「進出」「殺害」 日本傳媒譴責教科書對歷史認識倒退 (12/9/2000)    
  • 「慰安婦」們仍在等待日本政府正式道歉 (12/8/2000)    
  • 「慰安婦」賠償屢訴屢敗 (12/7/2000)    
  • 慰安婦在日本索償再次敗訴 (12/6/2000)    
  • 全球六百慰安婦將聚東京舉行「世紀末大審判」 中國大陸10名女性參加「起訴」 (12/6/2000)    
  • 日本法院駁回賠償請求 數百名「慰安婦」強烈抗議 (12/1/2000)    
  • 戰爭已遠去 慰安婦心靈創傷難愈 (11/30/2000)    
  • 韓「慰安婦」在日索賠失敗 (11/30/2000)    
  • 六百「慰安婦」舉行東京世紀大審判 (11/29/2000)    
  • 「慰安婦世紀大審判」將于12月在東京舉行 (9/17/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