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廣告如何牽手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訊】電影+廣告也許在我國方興未艾,但在美國的好萊塢卻已屢見不鮮,并愈演愈烈。

  羅伯特‧澤米克斯(RobertZemeckis)執導的《荒島余生》(CastAway)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在片中大量展示了聯邦快遞公司和威爾遜体育用品公司(WilsonSportingGoods)的形象和產品,批評家們指責該影片倒更像一部廣告。但是這种批評對好萊塢來說未免太直率了,因為如果把這些合作計划公諸于世的話,那么這些贊助商的好日子馬上就會結束。

  在《荒島余生》中,除去湯姆‧漢克斯外,出鏡率最高的是聯邦快遞的logo。而令人吃惊的是,盡管如此,聯邦快遞卻沒有為如此高的出鏡率花掉一分錢,它們在里面不過充當了一個道具。根据聯邦快遞公司的資深公關專家卡拉‧博伊德(CarlaBoyd)的說法,這并不是一個購買電影廣告的例子,而僅僅是一种商業交換行為。她解釋說:“我們的空運和陸地運輸部門都參与了演出。”聯邦快遞主要的職責就是提供飛机修理棚、飛机和汽車。聯邦快遞在影片中獲得的出鏡机會完全是免費的。

  威爾遜体育用品公司也從《荒島余生》的成功中獲益匪淺。該公司的公關經理莫利‧莫非—華萊士(MollyMurphy-Wallace)說:“大約兩年前,我們与《荒島余生》的制片人進行了接触,他們希望我們為影片提供体育用品。為電影或其他類似的娛樂產品提供商品贊助是件有得有失的事情,不過這次我們從影片中獲得的收益要遠遠高于我們事先的預測。”如今,《荒島余生》的成功已經意味著一种新的贊助電影方式的出現:捐贈商品而不是現金。看起來,這种贊助方式很快就會在好萊塢大行其道。

  除了《荒島余生》外,其他一些新近拍攝的影片也有不同贊助商的影子。

  《家居男人》《TheFamilyMan》: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Cage)在影片中無數次提到法拉利汽車。這部2000年放映的電影是一部講述空虛和簡單价值觀的影片,但是對凱奇那部法拉利汽車的提及卻充斥在電影腳本和膠片的每一個角落。

  《托馬斯‧克朗事件》(TheThomasCrownAffair):攝像机鏡頭會在一個廣告標識上固定多久呢?在這部電影中答案是永遠。大量出現百事可樂飲料的鏡頭會讓人討厭,但是美麗的女演員瑞妮‧拉索(ReneRusso)吸吮碳酸水飲料的畫面就不那么可憎了,而這正是百事可樂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黑白危机》(TheWorldisNotEnough):寶馬公司從90年代初開始就成為007系列影片中的汽車獨家贊助商,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寶馬公司的這种贊助會減少。不過有趣的是邦德先生現在使用的所有產品都不是英國生產的。

  同樣的情況還有《蚊哥正傳》,百事可樂產品出現的次數得用兩只手來數了。在大名鼎鼎的《侏羅紀公園》中雖然沒有這么明确,但影片上映几個月后,人們購買圣誕禮物時會發現其是由片中脫胎而來。


    相關文章
    

  • 中國庭院引來好萊塢巨星威廉‧德福 (2/12/2001)    
  • NBA全明星搞笑篇 (2/11/2001)    
  • 基諾李維与莎莉賽隆爆出愛的火花 (2/10/2001)    
  • 卡麥蓉狄亞茲騷胸賣可樂 (2/9/2001)    
  • 与斯皮爾伯格懇談 藤原紀香努力成為007女郎 (2/8/2001)    
  • 斯皮爾伯格可能相中藤原紀香 (2/8/2001)    
  • 好萊塢影星皮膚的秘密 (2/7/2001)    
  • 傳羅素‧克洛導致湯姆‧克魯斯婚姻破裂 (2/7/2001)    
  • 蛇年誰將最出風頭? (2/6/2001)    
  • 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勞燕分飛 (2/6/2001)    
  • 湯克魯斯离婚內幕揭秘 (2/6/2001)    
  • 好萊塢大明星湯姆克魯斯夫婦宣布分居 (2/5/2001)    
  • 李連杰敢對好萊塢說“不” (2/3/2001)    
  • 有案在身的小勞勃道尼 今被提名最佳喜劇男演員 (1/31/2001)    
  • 好萊塢正在掀起“嬰儿潮” (1/30/2001)    
  • 國內娛樂新寵“排排坐” (1/30/2001)    
  • 陳凱歌輕松玩轉好萊塢“全明星”陣容 (1/30/2001)    
  • “東方好萊塢”在長春興建 (1/30/2001)    
  • 好萊塢影視明星毒品案延至下月開庭 (1/30/2001)    
  • 梅格萊恩來日宣傳新片 (1/29/2001)
  • 相關新聞
    梅格萊恩來日宣傳新片
    好萊塢影視明星毒品案延至下月開庭
    “東方好萊塢”在長春興建
    陳凱歌輕松玩轉好萊塢“全明星”陣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