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好萊塢已一統天下但不會永遠獨霸

人氣 3
標籤:

 2月16日,柏林電影節惟一的中國評委,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謝飛在電影節新聞中心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今世界電影的發展形勢?

  謝飛:世界電影目前的最大問題是,九十年代以來美國電影侵入全世界,占領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美國電影代表了美國的通俗文化,宣傳美國的所謂民主精神、享樂主義,它隨著漢堡包一起進入世界各地。美國經濟、科技的高度發達助長了世界各地的崇美情緒,英語的普及更使得美國電影越來越容易地走近各國觀眾。美國電影在全世界贏得了大批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這种形勢也就造成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電影陷入了低谷。歐洲、日本電影目前都在走下坡路。

  目前各國要努力保護自己的民族電影,至少要使其能夠繼續維持,等待發展的机會。目前,一些國家也正在這方面積极努力。此次柏林電影節放映的《拒敵門外》,實際就是歐洲人想要証實:我們也能搞大片。

  記者:請您談一下中國電影發展的現狀与前景?

  謝飛:中國電影的發展也進入了十分困難的時期。目前,中國大陸故事片的年產量已由80年代到90年代初鼎盛時期的約150部降到不足50部。電影觀眾降得也很厲害,去年只有4億人次進電影院,人均不到半次。而在80年代,中國大陸人均進電影院20多次。台灣地區的電影下滑得更嚴重,已由年產200多部降為不到10部。

  但我認為,對這种情況不用太悲觀。通俗文化往往是隨著社會的政治、經濟价值潮流發展的,本身沒有太大的文化价值,不具備永久魅力。因此,美國電影一統天下的局面不會永遠不變。也許再過20年、30年,中國特別強大起來,說不定到那時“孫悟空”、“封神演義”的故事將會成為世界時髦的動作片主題呢。

  新技術、多媒体的出現与普及為電影市場又開拓了一條除影院和電視之外的新途徑。將來网絡進一步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网絡隨便點片子看。而且一般來說,在點看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是電影而不是連續劇。因為普通電影兩個小時的長度比較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技術會進一步開拓電影市場。(摘自:新快報)


    相關文章
    

  • 柏林電影節開幕 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參賽 (2/7/2001)    
  • 中國導演謝飛任柏林電影節評委 (2/7/2001)    
  • 柏林影展:謝飛成為唯一華人評審 (1/31/2001)    
  • 柏林影展邀請梁朝偉、謝飛擔任評委 (1/17/2001)    
  • 梁朝偉獲邀任柏林影展評委(圖文) (1/16/2001)

        相關文章
        

  • 柏林電影節開幕 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參賽 (2/7/2001)    
  • 中國導演謝飛任柏林電影節評委 (2/7/2001)    
  • 柏林影展:謝飛成為唯一華人評審 (1/31/2001)    
  • 柏林影展邀請梁朝偉、謝飛擔任評委 (1/17/2001)
  • 相關新聞
    梁朝偉獲邀任柏林影展評委(圖文)
    柏林影展邀請梁朝偉、謝飛擔任評委
    柏林影展:謝飛成為唯一華人評審
    中國導演謝飛任柏林電影節評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