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千万計的新興傳染病正在浮現 地球危机四伏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 在最近這波「恐鼠症」之前,可能很少有人听說過漢他病毒。事實上,數以千万計的新興傳染病正在地球上浮現,有的是舊病反扑,有的是全新病原,還有許多不明出血熱是導因于過度開發,台灣近年來就出現數十例絕跡多年但又重新出現的傳染病。傳染病絕對是廿一世紀人類一個新的挑戰。

中國時報報導,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吳聰能表示,由于公共衛生改善和疫苗的開發,人們一度以為傳染病已經獲得妥善控制,預防和治療慢性病才是促進健康的重點。但九?年代之后,地球各角落開始出現不明出血熱,患者惡化速度快,死亡率特高,這些現象提醒人們,傳染病正以新面貌浮現中。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顧問金權表示,許多出血熱病毒早就存在老鼠、蝙蝠、猴子等動物体內。它們千万年來与人類相安無事,寄生者和宿主和平共存或共生,是一种最理想的演化結果。

但過度開發已經破坏這种生態和諧。金權說,地球人口過去五十年增加四倍,加上交通便捷和資源過度開發,人們進入過去從未涉足的雨林,讓病毒和人們有了「第一次接触」。因為是首次接触,病毒尚未被宿主馴化,兩者必須拚個你死我活。這是為何漢他病毒的帶原老鼠不發病,吳家夫妻卻快速致命的原因。
目前已知的出血熱病毒除了伊波拉,還包括南美玻利維亞出血熱、阿根廷出血熱、委內瑞拉出血熱、巴西出血熱、拉薩熱等砂狀病毒導致的出血熱。漢他病毒屬于「邦亞病毒」的一种,邦亞病毒少說有兩百多种。

金權說,所謂新興傳染病,除了既存病原和人類首次接触導致的出血熱,還包括古老傳染病有了新特性,或是一种全新病原的出現。他說,老病產生新特性包括霍亂出現出血的新症狀,結核病菌因為出現抗藥性,几乎也變成一种棘手的新病菌。至于全新病原,因為生物單獨演化成形可能需要千万年,所以一般認為很罕見,愛滋病毒曾被怀疑是全新病原。

除漢他病毒,國內目前雖未發現源于中南美或非洲的新型出血熱,但近年卻出現不少絕跡多年后,再度出現的傳染病,包括萊姆病、鉤端螺旋体病、類鼻疽、炭疽病等,其中鉤端螺旋体病和類鼻疽還造成多人死亡。

這些傳染病在台灣至少都絕跡超過數十年,它們再度浮現,和國際交流頻繁息息相關。傳染病的傳播,遠比一般人想像的「有效率」,他國傳染病在本國生根,根本不需要本國人到他國旅游帶回病原。藉由貨物的交流,甚至是船艙上的老鼠、貨物上沾染的泥巴或植物,都可漂洋過海傳送病原。

至于漢他病毒肺部症候群,國內以前雖未出現,但衛生署前檢疫總所(現已并入疾病管制局)和國防醫學院預研所早在五年前,就于各港埠和机場發現近十%的老鼠感染漢他病毒,二%的港埠人員也曾感染,危險因子早已潛伏。

吳聰能建議國內,應該建立完整的症候群通報体系,多數新興傳染病無法檢驗,唯有以症狀通報,才能及時掌握疫情。他說,世界衛生組織去年也建議各國,傳染病通報應改為以症候群通報,這是國際趨勢。


    相關文章
    

  • 印度古吉拉特邦可能爆發傳染病 (2/1/2001)    
  • 飲水短缺 尸体腐敗 印度震后衛生問題堪憂 (2/1/2001)    
  • 聯合國警告:狂牛症可能對全球造成威脅 (1/27/2001)    
  • 聯合國:瘋牛病可能蔓延到全世界 (1/27/2001)    
  • 狂牛症可能對全球造成威脅 (1/26/2001)    
  • 花蓮怪病証實感染漢他病毒 (1/23/2001)    
  • 結核病:傳染病中第一大殺手 14~50歲患者占七成 (12/20/2000)    
  • 中國處于艾滋病泛濫前的關鍵時期 (11/30/2000)    
  • 數据顯示大陸每年有19万人死于吃錯藥 (11/8/2000)    
  • 中國每年有19万人吃錯藥 專家提倡走「赤腳醫生」路線 (11/8/2000)    
  • 藥品關系性命 吃錯藥每年致死20万 (10/20/2000)    
  • 烏干達稱神秘惡疾被証實為伊波拉傳染病 (10/14/2000)    
  • 烏干達出現原因不明的神秘傳染疾病 (10/14/2000)    
  • 菲律賓嚴防手口足症 (10/12/2000)    
  • 太陽活動峰期致傳染病流行 (10/7/2000)    
  • 尖聲惊叫:中國艾滋病最新警報 (10/6/2000)    
  • 為避傳染病 新架坡關閉所有幼稚園 (10/1/2000)    
  • 也門「溪谷熱」已至死卅余人 (9/29/2000)    
  • 也門「溪谷熱」已至死卅余人 (9/28/2000)
  • 相關新聞
    花蓮怪病証實感染漢他病毒
    狂牛症可能對全球造成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