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職位是珍貴的獎品。」

美國選大使關鍵看捐款 肥缺在西歐 亞非多苦差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 布殊新政府在考慮眾多駐外大使職位人選時會「論功行賞」,而關鍵极可能是看申請者的籌款貢獻。他們不是職業外交官,但卻有發動籌款的能力。

《紐約時報》報道,申請當駐外大使職位的有一千七百多人,目前有兩百多人通過初試。最後會有四十九位幸運儿中選,外放到心目中的理想國度擔任大使。

初看之下,這些人沒什么共同點,甚至不具外交資歷,獲委任的話就是所謂的「受政治任命者」(political appointee) 。但他們都有個共同「嗜好」——為總統籌募大筆款項。當中不少更在布殊宣誓就職時共襄善舉,捐出法定上限的十万美元協助典禮。

例如駐法國大使熱門人選、三藩市商人利奇,就擔任過共和党全國委員會的財務主席,在競選時捐了二十八万美元給布殊及其党人。据說成竹在胸的他已開始惡補法文。

又例如,駐梵蒂岡大使候選人之一尼科爾森,在擔任共和党全國委員會主席時,曾令該党創下近年籌款最高紀錄。內定為駐愛爾蘭大使的企業家伊根,也是舉足輕重的捐款人士。

還有將任駐英大使的名駒配种師法里什,是布殊一家的摯友。至於駐瑞士大使的頭號人選雷諾斯,則曾投資給布殊擁有的得州棒球隊,在競選經費方面貢獻不少;他的主要對手是同樣在捐獻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的德威特。

事實上,利奇、法里什、伊根、雷諾斯和德威特,各都捐了十万美元給布殊的就職典禮。

白宮總統人事主任約翰遜表示,他在考量人事問題時雖未直接參考捐款名單,但也不否認,在財務上能否鼎力支持總統是關鍵。大使名單會交由參議院外交事務小組審批,最後由布殊拍板。

据報道,資深共和党員布萊克表示,論功行賞的做法在新政府之初屢見不鮮:「大使職位是珍貴的獎品。」

不過,美國在全球各地的大使館只有一百六十處左右,顯然不夠所有有志者分配,而最令人衷心向往的,是西歐和加勒比海的大使之職。

至於像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等較艱苦地區的大使職位,捐款者通常都避之則吉。這些職位最後只好落到職業外交官的身上了——可以理解的是,這些職業外交官對捐款者出任大使都頗不以為然。


    相關文章
    

  • 傳中共外交部人事變動 (3/19/2001)    
  • 中國申請來加留學者猛增三成 (3/18/2001)    
  • 梁朝偉与劉嘉玲划清界線 (3/17/2001)    
  • 外交部首位女發言人 張小月要做記者的記者 (3/16/2001)    
  • 美聯社特稿報道王治郅、姚明加盟NBA在即 (3/16/2001)    
  • 中國前大使与賴斯小姐見面:尷尬 (3/15/2001)    
  • 美國駐華大使為對台軍售辯護 (3/14/2001)    
  • 齊達內受委為聯合國反貧困大使 (3/14/2001)    
  • 美駐北京大使普理赫:華府依台灣關系法須實踐對台防衛承諾 (3/14/2001)    
  • 楊洁篪向布什總統呈遞到任國書正式上任 (3/14/2001)    
  • 美駐北京大使与北京大學生對話 (3/13/2001)    
  • 鮑威爾提及中華民國 北京抗議 (3/13/2001)    
  • 錄像:中國外交官違反美國法律受警告 (3/13/2001)    
  • 老布希和舊臣們對小布希中國政策的影響 (3/13/2001)    
  • 楊洁篪出使美國与中美關系 (3/11/2001)    
  • 聯邦調查局開放間諜地道 供人參觀 (3/11/2001)    
  • 新加坡駐美大使呼吁美國謹慎對待對台軍售 (3/11/2001)    
  • 秘魯前總統藤森面臨謀殺指控 (3/11/2001)    
  • 快訊:朝鮮与巴西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3/10/2001)    
  • 新加坡駐美大使呼吁美勿售武器給台灣 (3/10/2001)
  • 相關新聞
    新加坡駐美大使呼吁美勿售武器給台灣
    快訊:朝鮮与巴西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秘魯前總統藤森面臨謀殺指控
    新加坡駐美大使呼吁美國謹慎對待對台軍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