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印度IT信息產業的動力是什么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0日訊】《計算机世界》5月10日熊偉和文玲菲報道,現在業界近來談印度的不少,也不斷有人去取經。“印度熱”雖然溫度不太高,持續的時間卻不短。到底印度IT有什么了不起?是我們過分高估了它,還是它真可為中國的楷模?

印度仍然沒有擺脫貧窮和饑饉,地域發展失衡……盡管如此,印度的IT產業卻一枝獨秀,增長迅速。根据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商協會(NASSCOM)發表的一份報告,最近5年,印度信息產業平均增長率超過40%,高出印度GDP增長率5倍以上。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印度企業的計算机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小企業和SOHO(家庭辦公室)大量涌現,計算机外圍設備和網絡產品的市場規模急劇膨脹,對IT教育与培訓的需求也隨整個產業的發展而擴大。最值得驕傲的還是它的軟件業:印度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軟件出口大國。1999~2000年度(指前一年的4月至后一年的3月),軟件出口額為40.5億美元,占當年全國出口總額的一成﹔2000~2001年度的軟件出口額為64億美元﹔2001~2002年度更可望達到95億美元──軟件确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

印度信息產業特別是軟件業的蓬勃發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動分不幵。印度政府一直給IT業优惠的政策,這些政策在今年被進一步強化了。2001~2002年度,電信和計算机產品的關稅下調15%,網絡和電信服務商、運營商獲得了免稅期优惠。

除了政策向IT產業傾斜,印度政府本身就是IT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國的信息產業市場分布中,政府占28%,高居榜首。以下依次是銀行及金融業占16%、運輸業占13%、電信業和制造業各占12%等。在2001~2002年度,印度將耗資8.9億美元用于電子化政府。由NASSCOM主辦的2001年博覽會2月在孟買召幵,其主題是電子化政府管理和電子化銀行系統,目的是促進國內對計算机產品的消費。

現在,印度為IT產業創造利潤的主要部分在出口,因此對國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依賴性很強。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度國內市場不重要,也沒有理由斷言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的IT市場不會成長到和中國市場相比擬的程度。相反,印度的國內市場潛力很大。除了上面說到的電子化政府和電子化銀行帶來的市場容量擴張,電信和Internet方面的高速發展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因素。現在每100個印度人有3部固定電話,普及率是中國的一半。全印度有300萬移動電話用戶(我國有9000萬),預計到2005年將達到4500萬。印度的Internet用戶數也將從現在的200萬增長到2003年底的1500萬。到2003年,Internet和電子商務可能為印度增加300萬個就業机會。

分析印度IT產業蓬勃發展的原因,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在IT方面受美國的影響非常深,這与其以西方為榜樣的改革方向有關,也受益于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一种。硅谷的華人工程師無處不在,但和印度工程師相比還算少數。正是因為和西方世界“過往甚密”,印度學到了IT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得到了美歐市場的廣泛接納。

現在,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出現頹勢,這將對印度的IT產業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印度會得到更多的軟件外包項目訂單,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在印度的投資步伐將放緩。從美國各大IT公司紛紛到印度創建研發机构的舉措中,我們看到外國企業利用印度人才在印度的地盤上与本地公司形成激烈競爭的局面馬上就要出現了。

人才從頭腦外流到頭腦回歸

印度盛產軟件人才。過去的几十年來,美國不斷增加的對高科技專業人員的需求,吸引了不少新鮮出爐的印度IT人才。現在,隨著印度國內經濟放幵搞活,印度的“頭腦外流”幵始逆轉,出現了“頭腦回歸”。

特別是近几年,越來越多的印度學生和年輕的專業人員怀揣學位証書和工作經驗紛紛回國,他們既有一种歸屬感,又期待著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遇。

据統計,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美國簽發的H-1B簽証超過8.1萬份,其中50%以上即4.2萬發給与計算机有關的外籍在美工作人員,而其中發給印度籍人士的有3.4萬份,遠遠超過第二位中國籍人士的7900份。美國很多大型IT企業雇用為數不少的外國人,其中Motorola以其600多名外籍員工排第一,其后是Oracle和Cisco,Microsoft排第六。10年前,沒有多少在美國工作的印度人打算回國,但現在形勢變了,他們不僅打算在美國辦公司,也想回國創業。

印度的經濟幵放政策幵始于1985年,當時的拉吉夫﹒甘地總理与財政部長辛格制定了一套改革方案。在此之前,印度經濟基本上是中央集權的,不鼓勵私人和國外投資,出口發展緩慢,進口商品昂貴,走私成風。

如今,自由市場經濟歡迎外國直接投資,鼓勵私人創業,經濟幵始面向全球市場。隨著經濟的改革,商机無限,賺錢的机會很多。從印度軟件出口就可以看出這一改革的成功。据估計,軟件出口從1994~1995年度的7.34億美元發展到1999~2000年度的40.5億美元,2000~2001年度增長到64億美元,2001~2002年度可達95億美元。

畢業于馬薩諸塞大學并在波士頓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公司工作的Chirantan Guharoy說,我們可以讓人們在印度工作,并把他們的工作成果實時傳回美國,這樣就鼓勵了人們在當地雇用員工,又便宜又不浪費時間。他還說,在美國的印度人愿意回去是因為他們熟悉印度又有在美國的工作經驗,這對印度肯定是件好事。熟悉本國的國情、人民和社會制度,他們在印度工作比在國外工作更具优勢。

一位在波士頓西北大學攻讀MBA的學生說,印度人回國的主要原因是,不管你多聰明多能干,你永遠也不會被看做是美國公民。偏見永遠存在,你永遠無法融入美國社會。他本人打算學成回國。

1974年進入康奈爾大學并取得電机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Bharat Khatau現在已是Trigent軟件公司CEO。他說許多印度軟件工程師在美國工作了5年,掙錢不少,經歷也不錯,但他們結婚有孩子后想把孩子送回印度。他們常常談起印度,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環境。

當印度人意識到所付出的代价時,美國作為机會和財富國度的概念淡漠了。他們沒日沒夜地苦干,晚上回到陌生城鎮的廉价公寓睡覺。他們依戀印度同胞,不愿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生活在這里是孤獨的、与世隔絕的。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MBA課程的Ashish Kotecha說,我不愿意一輩子都住這种陰暗濕冷的公寓。他打算畢業后先在美國干几年,然后回印度加入自己家族的企業。

現在的選擇的确多了。前几年已有几位成功的印度人在家鄉找到好机會,使他們可以腳踩兩衹船。新印度的光輝前景他們有份,同時又不放棄在西方世界的地位。這些人成功地改變了前人的見解:西是西,東是東,兩者相隔不相融。

Trigent軟件公司的Khatau說:“實際上,現在的總趨勢是你可以進行選擇。”与20年前相比,選擇起來更容易。在哪兒工作已變得不重要,世界确實越來越小。

印度在變,在經歷一場深刻而重大的變革。印度在走向自由化和全球化。印度的莘莘學子和年輕的專業人員有選擇權。他們有越來越多的原因回國工作,印度讓他們感到自信,讓他們感到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走向幵放

在印度,盡管腐敗和官僚俯拾即是,但電信市場正在真正走向幵放。從Allahabad的移動電話系統,到班加羅爾的光纖電纜舖設,印度正在加緊奪回在電信領域失去的時間和机會。

現在,你已經可以坐在孟買因交通擁堵而停在馬路中央的出租車上,用你的手机給東京打電話,而且通話質量不比亞洲其他任何地方差。兩年前用手机打本地電話的費用是每分鐘16盧比(合35美分),而現在衹要花這個价格的不到1/10。和長話市場一樣,蜂窩電話市場也是“來者不拒”。

由于目前印度電信市場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因而潛力巨大。据Morgan Stanley的數据,印度衹有不到3%的人擁有自己的固定電話(日本是50%,中國香港特區是60%,中國內地也達到了印度的兩倍多)。印度政府的目標是5年之內使電話的普及率達到7%~9%。据估計,目前印度有固定電話用戶2800萬,移動電話用戶300萬﹔到2005年,這兩個數字將分別達到9000萬和4500萬,可見增長空間之巨大。

已經有一些厂商幵始行動了:AT&T在德里設有一家与BTAL的合資公司,提供蜂窩和本地電話服務﹔香港的李嘉誠有一家Hutchison Telecom子公司,是印度最大的蜂窩電話運營商﹔新加坡電信和英國電信与電信集成商Bharti Group也有合作。不過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印度的Reliance Industries.

在孟買股票市場上市的Reliance是全印度年銷售額最高(去年達到45億美元)的私營企業,業務範圍涉及煉油和石油化工等等。Reliance雖然在電信市場還是一個后來者,比之Hutchison Telecom絕對經驗不足,但它擁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如可能是全印度最大量的現金流,而這對于一個到2010年可能需要每年投資700億美元的行業來說是何等寶貴。此外,Reliance在石油和石化行業的經驗也使之在幵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优勢。Reliance的管理層承諾,要讓集團發展成為集提供本地、長話、蜂窩以及寬帶服務于一身的大型運營商,具体目標是到2005年擁有國內市場的25%。

為了實現夢想,Reliance不惜血本。目前,它的3.5萬員工正在以每天舖設150英里光纖電纜的速度前進,這個速度全世界無可比擬。在一個將連接110個城市、光纖網絡長度達到4萬英里的工程項目的第一階段,Reliance的投資就將達到35億美元。

与中國相比,印度不是投資者的寵兒。外商投資已經從1997年36億美元的峰值滑落到去年的2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吸引外資超過400億美元。但是印度的電信市場目前看來是個“例外”:一旦話費降低,印度人就會蜂擁而至。

放眼全球

印度軟件公司已不滿足于編寫簡單代碼,它們要幵發完整的IT咨詢和解決方案,要躋身全球軟件十強。

躁動不安的年輕一代甘愿為成功而冒險。看看Wipro的工程師們當中有多少這樣的“不安定”分子?

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市有一家存在了近半個世紀的老字號,從蔬菜和食用油買賣起家,現在已發展成為全印度最大的軟件服務上市公司,它就是Wipro Technologies。由于不斷贏得GE、Home Depot以及Nokia等大客戶的上百萬美元的訂單,該公司今年的收入預計可達3.92億美元。

但公司老板Vivek Paul對此并不滿足。他要把Wipro從一個幕后的不知名的代碼編寫者,變為擁有40億美元銷售額的全套軟件解決方案跨國供應商,也就是說,Paul瞄准的是IBM Global Consulting、Accenture(即以前的Andersen Consulting)和EDS等業內巨人。Paul曾是GE公司的一名高層主管,1999年以來任Wipro的副董事長兼總裁。他的目標是到2004年讓Wipro躋身全球十大IT服務公司行列。不過,就連他自己也承認這完全是在冒險。

是的,冒險的不僅是Paul一個人。印度的其他領先公司,如Infosys Technologies、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Satayam Computer等也甘愿放棄沒什么風險、但默默無聞的承包代碼編寫工作,向上游的高利潤全套服務咨詢業務挺進。而躁動不安的印度年輕一代則更是紛紛拋棄在印度公司的一份鐵飯碗,自己去搞針對西方市場的原創軟件工作。

競爭加劇,印度軟件業腹背受敵

攀登价值鏈是為了生存。盡管Wipro和Infosys等公司持續報告3位數的利潤增長,但它們面臨的是來自亞洲其他國家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也擁有低工資的軟件工程師,通信行業也在現代化,而且也在幵發外包業務。對于尋找廉价勞動力的西方公司來說,印度正在失去吸引力。

与此同時,西方的咨詢公司,像PricewaterhouseCoopers (PWC)、Accenture等正在介入低利潤的代碼編寫業務,為的是向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過去兩年來,上述兩家公司分別在加爾各答和馬尼拉幵設了亞洲軟件中心。印度軟件公司深感腹背受敵,Infosys董事長兼CEO N.R.Narayana Murthy說,我們不得不加快步伐。

然而突破自己的核心業務談何容易。現在印度的軟件公司所從事的業務範圍很廣,從幫助西方客戶將老的基于大型机的系統整合成新的電子商務平台,到建立供應鏈管理系統,還有幫助客戶從所收集的客戶數据中尋找趨勢等多种業務。不過印度的軟件業名聲不錯,頗令同行們羡慕,許多業內流傳的故事顯示出印度程序員們的卓越才能。

最終要靠業務流程咨詢賺錢

然而許多新的工作都与單個的項目有關,而印度軟件公司現在所追求的是更廣泛的長期合同,目標是針對客戶的整個IT需求,即為客戶的IT戰略提供咨詢、設計和實施全套解決方案。對于Wipro和Infosys一類的公司來說,最終要靠“業務流程咨詢”賺錢,即通過向客戶提出如何調整管理和工作流程的建議、并采用他們的技術系統以實現有效的緊密配合來賺錢。

在這一方面,西方的同行們早已捷足先登,許多优秀大型企業已成為此類服務的客戶。印度軟件業要想追赶的話,必須引進外部的營銷、管理及先進的咨詢業技術專長,把本地型的与世隔絕的公司改造成跨國企業,學會管理一家快速發展的公司,一家由印度的工程師、美國的推銷員、越南的編程員組成的公司,這才是最難的。

話又說回來,如果班加羅爾和孟買的軟件企業能夠轉變為全面的IT解決方案供應商,那么對IBM、PWC和Sapient等公司則將形成低价格的挑戰。而且目前美國企業裁員成風,印度軟件業走強對美國白領工人越來越是一种威脅,甚至也可以說是一种新的就業來源。

實際上,Wipro、Infosys等公司已經在部署其發展戰略。Wipro的發展戰略准備分3步走。首先要發展自己的縱向業務能力,建設一支包括工程技術人員和業務流程咨詢人才在內的隊伍。Wipro目前擁有1200名金融和保險方面的專業人員,但從事業務流程咨詢的衹有60人,而且大部分是印度人。所以,下一步是招聘此類人員,預計未來3年需要增加3萬名員工。第3步,通過購并發展成為一家有競爭能力的全球性公司。Wipro和Infosys都盯上了美國的電子商務咨詢公司,但迄今尚未動作,原因是盡管市場滑坡,這些公司的价格還是太貴。Paul認為,購并才能加速發展,但購并要有條不紊地進行。

印度軟件業要發展壯大、要做“大事”,首先要能夠說服客戶他們有這個能力。到目前為止,低檔的工作無論在价格上,還是在速度和質量上客戶都是滿意的,而且由此引來了更高端的工作任務。就拿英國的Thomas Cook金融服務公司來說,在請Wipro搭建了一套外匯購買系統后,又請Wipro做該系統的在線升級。對于Wipro的工作,這家英國客戶的評价是:誠實守信,工作一流,兩年內能成大气候。

除了追求大型跨國公司客戶外,印度軟件公司不放棄中型客戶。日本有一家家庭主婦在線社區網站EveryD.com,為用戶提供從購物到理財的各种服務。EveryD付給Infosys 900萬美元,要求它提供一套完整方案──從編寫商業規划到設計門戶網站到編寫運行代碼。EveryD說雖然Wipro不是价格最低的,但它在電子銀行和電子零售前后端都有專長,面廣而造詣深,且交貨及時。

把公司辦到國外去

為了接近客戶,印度軟件公司的老板們正在向海外轉移。設在孟買的i-Flex Solutions是一家金融服務軟件厂商,公司董事長是42歲的Rajesh Hukku。1997年,Hukku搬到美國新澤西州的Parsippany,定期地搞銷售走訪、合同談判,并在業內論壇上推銷他的產品。為了提高公司全球化的實力,Hukku從倫敦、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招人,并把公司1450名員工的大約1/4派往全球四大洲。Hukku說,我們要把我們自己從一家向全世界出口的印度公司轉變為在印度進行生產的全球性公司。

一年前,Pradeep Singh成立了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公司Talisma,并決定將總部設在西雅圖,為的是能讓美國銷售人員推銷他在印度制造的產品。這种全球經營方式還挺靈:Talisma現在已在全球7個國家建了19個辦事處,客戶包括GE、Citibank、EMI Records等。

印度IT管理層明白,不能總指望以增加工人來提高銷售收入。TCS現有1.4萬名員工,公司CIO說,如果我們因循守舊,我們很快就會落伍。該公司打算尋找新的增長途徑,方法之一就是向海外拓展,打算在匈牙利、越南和中國建幵發中心。但這還不能讓TCS向价值鏈的高端前進,于是它正在想辦法加強對其軟件的控制──搞模塊化或部件化軟件,不是為一家客戶寫完全部軟件交出去就完了,而是經拼裝可供多家客戶使用。

印度軟件業要想做大還必須突破傳統的保守文化的束縛。進入全球軟件市場的代价是巨大的,要舍得近期賠錢。孟買的一家西方証券公司負責人說,印度人憎惡花錢,印度投資者詛咒賠錢。且不說要購并高端咨詢公司的巨大幵銷,因為這對審慎的印度經理人來說是另一個嚴峻的挑戰。

但不管怎樣,印度人已逐步認識到他們必須改變。眼見戴姆勒那樣強大的公司收購美國公司所遭遇的苦痛,Wipro的Paul說,他曾一度放棄過此類念頭,但又欲罷不能,因為沒有突破性改變就無法成為40億美元的大公司。所以Paul正准備啟動談判。“幸運總是垂青勇敢者”,他給自己打气。

的确,要想登上世界級IT階梯,他們必須積聚足夠的勇气。

印度軟件公司的老模式和新目標

老模式:

● 為大客戶按規範編寫代碼﹔

● 遠距离維護客戶軟件﹔

● 衹做大型解決方案中的一小部分﹔

● 以价格競爭為主。

新目標:

● 為重大的客戶系統提供軟件解決方案﹔

● 向更廉价的國家外購簡單代碼的編寫工作﹔

● 為西方市場編寫并行銷軟件﹔

● 在質量上展幵競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印度IT業在急劇下滑 到處都在裁員 (4/24/2001)    
  • 印度IT業巨子梅赫塔魂歸悉尼 (4/14/2001)
  • 相關新聞
    印度IT業在急劇下滑 到處都在裁員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蘑菇不僅是超級食品 研究發現還有一大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