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譯厂流言紛飛 配音演員喬榛丁建華痛揭內幕

人氣 10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7日訊】
  ●“上譯厂在搞‘配音壟斷’,好影片、好角色都輪不到別人。”

  ●“年輕演員在厂里長期受到壓制,得不到重用。”

  ●“上譯厂因為配音制作費用太低,与中影公司發生矛盾,其實是某些人因為惱于中影公司指責厂里搞‘配音壟斷’而借机發難。”

  ●“畢克生前在厂里受到排擠,被人從藝委會主任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他治病期間的醫藥費是由局里負擔的,厂里出不起錢。”

  ●“知名配音演員蓋× × 個人條件非常好,因某些人妒嫉,現在蓋× × 住在上海的一家救濟院里,人已經廢掉了。”

  前不久,上海電影譯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員畢克不幸因病去世,令許多喜愛他的影迷痛惜,為了緬怀和回顧畢克的創作生平和藝術成就,本報記者采訪了几位上譯厂的配音演員。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意外地听到了關于上譯厂內部情況的一些傳言,其中有些事情足以令長期以來關注和喜愛上譯厂配音藝術的觀眾震惊,但孰真孰假,難以判斷。

  1957年成立的上海電影譯制厂是國內最負盛名的電影譯制厂,該厂譯制的許多外國影片在國際影壇上享有很高聲譽,配音質量可接近或達到原片水平,曾經擁有過一批深受觀眾歡迎的配音藝術家。近年來雖然電影業嚴重滑坡,但已成為國內電影配音事業一面旗幟的上譯厂仍然堅持高質量的配音創作,該厂譯制的影片也仍然保持著觀眾公認的國內一流水平。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上,上譯厂的“黃金搭檔”喬榛、丁建華在演出間隙,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當他們听說有關上譯厂的种种傳聞后,非常憤慨,喬榛說:現在我們厂內部有一些問題,有几個搗亂分子,他們因為對工作有意見而鬧情緒、發牢騷,常常說一些不顧全大局、不利于團結的話。而丁建華則說:那些個人意識膨脹的人總是到處胡說八道,大潑臟水,而一心為厂里工作利益著想的人卻總得不到保護,這太不公平了。為了澄清事實,以正視听,喬榛和丁建華對有關傳言一一進行了駁斥。

  傳言一:有人說上譯厂在搞“配音壟斷”,由兩三個人把持了配音創作,好影片、好角色都輪不到別人,有一位配音演員說:去年一年我也沒配一兩部戲。

喬榛說:現在我們厂內部有几個搗亂分子,常常說一些不顧全大局、不利于團結的話。

  喬榛:說我們搞“配音壟斷”确實夠冤的,現在厂里的配音演員加上我才12個人,這12人不是個個都能起到頂梁柱作用的。厂里對創作人員實行創作酬金制,即使這樣,由我和丁建華擔任譯制導演的影片,我們總是盡量安排年輕人來主配,不是我們擔任譯制導演的影片,我們也竭力推荐年輕人,給年輕人壓擔子,是為了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個別老演員在創作觀念上有局限,總是不能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中影公司和觀眾多次來信反映今后不能讓他再搞配音,不希望再听到他的聲音,但我們總是從事業出發,考慮到他是一個老同志,又熱愛這門藝術,所以還是盡量給他安排角色,但他就是不能理解我們。我和丁建華配的很多影片如《廊橋遺夢》,都是中影公司和國外制片方點名讓我們配,我們的成就、水平、人品還是得到公認的。

  丁建華:有些事情就應該搞“壟斷”,對那些在業務上無所事事、在外面干私活、怎么干不好就怎么干的人,怎么能不搞點“壟斷”呢?厂里現有的12位配音演員不可能人人都是業務上的尖子,其中有5、6位當了譯制導演,而引起了某些不具備導演能力的人的不滿,在培養導演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矛盾。在創作上我們從來對事不對人,精心安排角色的搭配,保證配音質量,希望能給觀眾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傳言二:年輕演員在厂里長期受到壓制,得不到重用。

  喬榛:這几年我們厂里的年輕配音演員成長都很快,沈曉謙、劉風、程玉珠、曾丹都在逐步挑起重擔,而且也都非常努力。我們很重視隊伍的培養,辦了一些藝校,發現了一些好苗子,同時我們還從現有隊伍中培養人才,輔導他們配戲,花了不少精力,安排他們在舞台上實踐,使大家都有上舞台的机會,以對配音藝術有所啟發,有所長進。

  丁建華:現在厂里太缺人了,任務又這么重,我們辦了藝校,把社會上喜歡配音的人攏在一起,年齡放寬到40歲,從中發現人才,把他們作為外圍演員使用,擴大厂里的配音隊伍。

  傳言三:几年前,上譯厂因為配音制作費用太低,与中影公司發生矛盾,其實是某些人因為惱于中影公司指責厂里搞“配音壟斷”而借机發難。

  喬榛:上譯厂可以說是國內電影配音的代表,在國際國內有很高的聲譽,配音不僅僅是對外國影片的一种詮釋,而且是一种獨樹一幟的藝術創作,這項事業應該得到很好的弘揚。這几年來我們頂住了許多壓力和困難,去年和前年連續破歷史紀錄,譯制的影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但厂里仍然虧損,虧得很厲害。上譯厂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配音加工費,中影公司支付的費用非常微薄,10多年了都沒有加過,像《亡命天涯》是厂里譯制的第一部立體聲影片,配音加工成本一漲再漲,我們提過多次要求,但始終沒有改變。那一次与中影公司協調,最后他們也沒有同意,這是我們為了厂里的利益而提出的正當要求,怎能說是“發難”呢?

  傳言四:畢克生前在厂里受到排擠,被人從藝委會主任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本來還可以多干几年,結果傷心地退休了,他治病期間的醫藥費是由局里負擔的,厂里出不起錢。

  喬榛、丁建華:畢克干到68歲才退休,他身體一直不好,近10年沒有配音,我們曾給他安排過角色,但他表示要保持自己在觀眾心中的美好“聲音”。退休前他肺病厲害得喘不上气來,但厂里一直非常照顧他,治病期間,一個月的看護費就需要數千元,厂里也給擔負,他打的一种特效針,一針就要上千元,連醫生都說打不打針對他來說已經沒用了,但厂里為了讓他少受痛苦,還是不顧昂貴的价格讓醫院使用這种藥。

  傳言五:曾給《斯巴達克斯》、《王中王》等影片配音的上譯厂知名演員蓋× × 個人條件非常好,遭到某些人妒嫉,加上他本人不用功,愛喝酒,有一次開了一張假假條被借机勸退,十几名演員聯名保他都沒有保住,現在蓋× × 住在上海的一家救濟院里,人已經廢掉了。

  丁建華:蓋× × 被公安局拘留過,他五毒俱全,而且長期不守厂里的規章制度,是個害群之馬,令厂里的許多職工忍無可忍。他近半年沒有上班,拿了一張假假條到厂里蒙事,最后厂里勸他辭職了,那時候的厂長還不是喬榛,是陳國璋,厂里做出的這項決定也是正确的。

  喬榛、丁建華在接受采訪過程中,揭開了上譯厂不為人知的一些內幕,請繼續關注本報近日報道的《上譯厂昔日精英今安在》一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莎朗·斯通为动画片让路 (4/25/2001)    
  • 梁詠琪將首次為電影童星配音 (4/16/2001)    
  • 周潤發失去理智為三流動畫片配音? (4/13/2001)    
  • 緬怀逝去的大師:畢克八大經典配音角色 (4/4/2001)    
  • 高倉健唁電痛悼中國配音演員畢克 (3/31/2001)    
  • 周星馳配音 七位數字酬金 (3/5/2001)    
  • 失明亞裔少女將為卡通配音 (2/27/2001)    
  • 周星馳為韓國喜劇配音 (2/14/2001)    
  • 江澤民開罵香港記者 丑態榮登國際頭條 (10/29/2000)
  • 相關新聞
    周星馳為韓國喜劇配音
    周星馳配音 七位數字酬金
    高倉健唁電痛悼中國配音演員畢克
    梁詠琪將首次為電影童星配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