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億: “六四慶祝”與“慶祝六四”

丁億

人氣 2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一個極偶然的機會﹐有幸讀到了芝加哥辰報六月一日的“聲明”﹐看得我一頭霧水﹐不知其所雲。出于好奇﹐根據“聲明”的指點﹐找到了一個星期前﹐即五月二十五日的芝加哥“美中新聞”中的三篇文章 (後來發現﹐其實三篇中的兩篇﹐也同時登在“芝加哥時報”與“神州時報”﹐並在不少主要網站上被轉載)。再根據“義和團”一文的指點﹐翻閱了最近一個時期辰報的整版廣告。很是化費了一番功夫﹐最終搞清了來龍去脈﹐不禁啞然失笑。

長話短說﹐其間的脈絡是這樣的﹕事情起於辰報關於該報將在六月四日開大型晚宴慶祝會的廣告。廣告是“六四慶祝”﹔三篇文章則說﹐不該“六四慶祝”﹔然後辰報“聲明”又說﹐三篇文章攻擊誣陷我﹐我沒有“慶祝六四”。

“六四慶祝”與“慶祝六四”的不同點在於﹐“六四慶祝”為六月四日開慶祝會﹐慶祝﹐在此為名詞。而“慶祝六四”為慶祝的內容是六四事件﹐慶祝﹐在此則為動詞。兩詞互為顛倒﹐意義卻大相徑庭。

老實講﹐從辰報的廣告中確實看不出慶祝的內容是六四﹐而似乎是“亞裔月”﹐或建報周年﹐而且節目安排上十分的非政治。我不由得同情起辰報了。可再細讀“攻擊誣陷”的三篇文章﹐從頭到尾找不到作者有攻擊辰報慶祝六四的詞語﹐只是說在六月四日這樣一個天安門慘案的週年日不該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我想﹐能辦報的人一定是文人。但凡文人﹐沒有對文字不敏感的。連我這個非文人也一眼看出了“六四慶祝”與“慶祝六四”的區別﹐難道辰報竟如此昏了頭嗎﹖即使一口咬定三篇文章的作者弦外之音是攻擊了辰報“慶祝六四”﹐也不該慌亂到不打自招的程度。

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政治傾向﹐但事關重大﹐我一再告誡自己要客觀公正。可儘管如此﹐我還是得到了辰報心裡發虛的印象。人家沒說你“慶祝六四”嘛﹗事實上﹐我看李鵬也未必敢公開慶祝六四﹐辰報怎麼敢公開這麼干呢﹖“此地無銀三百兩”是個老掉了牙的故事﹐可正因為連能辦報的文人都會自動鑽入這一簡單的圈套﹐這個故事才會經久不衰。說實在的﹐我本人也並沒有主動去紀念六四。但每到這幾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想八九年的那一幕。我記得六四剛過不久﹐北京的大街小巷還不時的有零星槍響﹐外面就掛出了“北京人不服﹗”的橫幅。現在的北京人大概還是沒服﹐只不過不說罷了。就我個人來說﹐我不可能有心情在這一天參加任何慶祝活動﹐不管慶祝的是什麼。

辰報的“聲明”花費了大量筆墨說明慶祝會原本為六月三日﹐如何如何地不得已而換到了六月四日。它寫得也累﹐我讀得也累。可誰都知道﹐六四殺人實際上是從六月三日晚上開始的。我記得六四剛過的那幾天﹐甚至人們一時搞不清楚是該叫“六三事件”還是“六四事件”。我好心為辰報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干嘛就非在這兩天之間打轉轉﹖別人開“六四紀念會”不也是在六月三日開的嗎﹖你就是沒換到六月四日去﹐六三開慶祝會人家不是照樣會攻擊你“慶祝六四”嗎﹖我聽說每年六四前後﹐北京都氣氛格外緊張﹐天安門更是恨不得戒嚴﹐連去大陸的簽証都嚴格了很多。中國政府都在六四期間那麼敏感 (注意﹐是六四“期間”﹐並不只是六四當天)﹐你辰報怎麼就這麼“不敏感”﹖如為避免找麻煩﹐你要慶祝﹐避開這幾天不就好了嘛﹗我看辰報是很難說得清楚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越描越黑。

兩岸問題﹐已把海外的華人硬分成了兩股人﹐—— 慶祝“十一”的與慶祝“雙十”。可這是歷史造成的。海外的僑社花了那麼大的力氣試圖消彌裂痕﹐迄今收效有限。如今﹐舊痕未彌﹐新痕又裂﹐眼看著華人又要分“六四慶祝”與“紀念六四”了。我雖然對此極不贊成﹐但分裂若勢在必行﹐我將毫不猶豫地加入“紀念六四”。 不是憑什麼理由﹐只是憑良心。

二零零一年六月四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輪功創始人發表《驚醒》
法輪功創始人發表《法難》
【特稿】共慶世界法輪大法日 同走回升之路
【特稿】人類起源問題的終極答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