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亞洲外匯中心地位恐動搖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6日訊】受到部分東南亞國家改變外匯交易規定,和區域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新加坡亞洲外匯中心的地位面臨挑戰。

据《經濟日報 》報導 , 若干外商銀行決定關閉在新加坡的部分或所有外匯業務,改從其他亞洲據點服務客戶。今年以來,已經有西德意志銀行(WestLB)把外匯業務移至東京,丹麥銀行(Den DanskeBank)關閉新加坡據點。稍早前,荷蘭銀行(ABN Amro)和瑞士銀行(Credit Suisse)也把七大工業國(G7)的外匯業務轉移至雪梨和東京。多家外商銀行人員透露,還有更多機構計畫將業務遷移到東京。

雖然這些銀行在公開聲明中,可能不會提及近來區域經濟和貿易發展的困境,但事實上這些問題正是外商銀行離開新加坡的關鍵。

外匯交易量巨幅減少也是主要原因。國際清算銀行(BIS)上周表示,今年年初全球每日外匯交易量,由1998年的1.5兆美元減為1.1兆美元。BIS指出,歐元問世、網路電子交易快速成長和銀行業加速整合,是外匯市場萎縮主因。新加坡外匯交易市場委員會去年10月公布的資料也顯示,1999年新加坡外匯交易量大跌19%,只有1,151億美元。

造成東南亞外匯市場冷清的最重要因素,是泰國、菲律賓和印尼改變外匯交易規定造成的不確定和種種政治事件。外國投資人需要一個自由流動的外匯市場,以便能以較低的交易成本進出任何國家。外匯的交易是否活絡,大部分仰賴一國政府對資本控制的程度、投資人的興趣和影響當地資產的政治風險。

為了防止貨幣大幅貶值,東南亞各國開始限制資本自由流通。首先發難的是印尼,雅加達當局在今年1月施行嚴格的交易規定,造成外商銀行幾乎無法在現貨市場放空印尼盾,印尼央行也無法保證該國不會實施類似馬來西亞的資本管制。泰國在現任總理塔信的主導下,很有可能在近期內要求外商銀行遵守嚴苛的申報規定。同樣地,泰國也不排除對匯出的資金課稅。

雖然東南亞國家的外匯管制讓許多外商卻步,澳紐銀行(ANZ)反而決定加強在新加坡的營運。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也表示,隨著亞洲經濟逐漸步入正軌,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已經準備扮演區域資金出入口的角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將允許外企發行A、B股和控股大多數產業 (6/20/2001)    
  • 美國Citigroup有意收購韓國外匯銀行信用卡業務 (6/20/2001)    
  • 中國大陸資金外逃勢頭大增 (6/19/2001)    
  • 炒港股導致貨幣走私猖獗 (6/18/2001)    
  • 週五紐約匯市美元重整旗鼓 (6/16/2001)    
  • 【紀元專欄】凌鋒:中國股市資金只進不出 (6/15/2001)    
  • 美元兌主要外幣匯率全面走低 (6/15/2001)    
  • 全球外匯交易額大幅縮水 (6/14/2001)    
  • 人道學會﹕ 中國每年殺貓狗200万賺外匯 (6/13/2001)    
  • 中港黑匯跨境炒股暴增 (6/13/2001)    
  • 英鎊對美圓比价下降受政治影響 (6/10/2001)    
  • 香港外匯儲備居世界排名第三 (6/8/2001)    
  • 台灣5月外匯存底排名世界第四 (6/7/2001)    
  • 軍隊是北韓最大的外匯盈利者 (6/6/2001)    
  • 大陸B股熱絡﹐台灣投資人宜謹慎 (5/31/2001)    
  • 今日人民幣兌外匯牌價 (5/30/2001)    
  • 大陸外幣貸款利率可望年內開放 (5/29/2001)    
  • 日本汽車馬自達承受創高虧損 (5/25/2001)    
  • 市場恐慌 台幣匯率重貶5.08角 (5/21/2001)    
  • 五大匯銀預測 新台幣本週可能跌破33元 (5/20/2001)
  • 相關新聞
    五大匯銀預測 新台幣本週可能跌破33元
    市場恐慌 台幣匯率重貶5.08角
    日本汽車馬自達承受創高虧損
    大陸外幣貸款利率可望年內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