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衛星照揭中東沙漠化大災難 新月沃地瀕消失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4日訊】以往,要評估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科學家主要是靠各國政府提供的資料,或進行合理的猜測。不過,因為政治因素或資源所限,評估活動難以覆蓋全球,令一些嚴重的生態問題遲遲未被發現。有見及此,美國太空總署決定提供大量衛星圖片給科學家進行研究,令他們能更有效和更準確地監察各地生態,及早阻止環境災難。

據明報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新的研究發現,因為水利工程的原故,橫跨伊朗和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的新月沃地(FertileCrescent)面臨消失的危機。這是科學家首次以太空總署提供的衛星圖片,為這片肥沃的沼澤地所遭受的破壞提出「確證」。

嚴重如濫伐亞馬遜雨林

UNEP執行理事特普費爾表示﹕「伊拉克在過去十年的艱難情況,令科學家難以監察新月沃地的生態環境。結果這場比得上巴西亞馬遜濫伐雨林的生態大災難,一直沒有報告。現在因為有衛星圖片,科學家才能獲得美索不達米亞的生態環境資料。」

新月沃地本來是一片廣闊肥沃的沼澤地,位於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平原,是土著、野生動物和魚類的棲息地。但在兩河流域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於近三十年積極發展水利工程,興建堤壩和排水系統,結果阻隔了新月沃地的水源,令沼澤逐漸乾涸,成為沙漠。

沃地剩一成魚鳥喪家園

衛星圖片顯示,二十五年前的新月沃地,面積達二萬平方千米,但現只剩下一千五百平方千米,不及原來面積一成。UNEP表示,新堤霸和灌溉改道工程,阻隔了新月沃地的水源供應,甚至這最後一點的沼澤地也將很快消失。

新月沃地消失,嚴重影響候鳥的飛行路線,威脅到在那兒棲息的四十種水禽,令野生動物瀕臨絕跡,而依賴沼澤作為產卵地的北波斯灣沿岸魚類,亦因產卵地減少引致數目驟降。此外,當地五十萬原住民本來自給自足的生活亦因而遭破壞,被迫搬到伊朗的難民營,或流散到伊拉克各地。

原住民被迫住進難民營

美國太空總署的「大地衛星」(Landsat)所提供的衛星圖片資料,除揭露人類活動對美索不達米亞造成的破壞外,還幫助科學家確定那些地區需優先進行環保工作,充分分配環保資源。

此外,科學家和壓力團體亦可利用這些公開的衛星圖片,評估及監察工業、農業、山區、國家公園和世界遺址等各種發展或保護計劃。衛星圖片亦可協助有關機構或團體,監察全球逾五百項國際環境條約和地方協議的執行情況。

UNEP預警及評估小組理事福爾斯曼表示﹕「非法伐木和濕地破壞的監察工作,目前都是靠各國政府提供資料及科學家的推測。但在發展中國家,由於資源、儀器和人手所限,進行評估便特別困難。如今透過地氈式的衛星圖片,我們將能準確評估各政府提供的環保數據。」

以衛星監察環保黑點

UNEP表示,將來衛星圖片可成為一種以太空為基地的「環保審計員」,讓政府、機構和綠色團體以科學方法,評估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和聯合國等組織推行的發展計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他們亦可利用衛星圖片,評估如新道路、房屋或港口發展,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影響。大地衛星系統目前提供六大洲逾一百個「環保黑點」的衛星圖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龍卷風“突襲”遼宁鐵岭 連人帶驢卷入空中 (6/3/2001)
  • 李哲:借助時間 推延災難 (6/1/2001)
  • 楊支柱:激動不起來 (5/29/2001)
  • 蘇紹智 :中共建黨八十年,謊言一大堆 (5/28/2001)
  • 北京會否重蹈加州災難?用電高峰考驗首都 (5/27/2001)
  • 博士生導師意外遇難 為爭百萬遺產親屬對簿公堂 (5/26/2001)
  • 耶路撒冷市長對災難震驚 業主擴建拆四主柱 (5/25/2001)
  • 穩定不穩定,到底誰說了算? (5/23/2001)
  • 劉洪波: 最凶惡的綁架者 (5/20/2001)
  • 活雞大災難 急凍貨鬥廉 雪雞每隻平賣$14.9 (5/19/2001)
  • 地方官假大空 老百姓吃苦頭 (5/19/2001)
  • 以巴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 4人死亡250多人受傷 (5/15/2001)
  • 上海“4.15空難”──中國災難史最大賠償案始末 (5/15/2001)
  • “災難日”到來以加強戒備 (5/14/2001)
  • 文思慧﹑盧思騁﹑施鵬翔﹕垃圾輸內地──輸出災難 (5/13/2001)
  • 俄地面站大火導致四衛星失控 (5/10/2001)
  • 山東兩兒童誤將6枚地雷抱回家當玩具 (5/10/2001)
  • 世界銀行警告: 中國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將給後代造成災難性後果 (5/9/2001)
  • 錢尼將監督檢討美國因應恐怖份子攻擊之道 (5/8/2001)
  • 李富榮對外國記者:乒乓球為什么不能像NBA? (5/8/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