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告別程序員時代 迎接軟件業瘋狂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9日訊】

軟件業天亮了

  互聯網的.com風暴漸漸平息,在瘋狂到平息的過程中,資本的表演令人賞心悅目。.com鼎盛時的泡沫,使資本們的胃口大大增加,必然要尋找下一個暴利生長點。軟件業最有希望成為“新寵兒”,不少.com公司不失時机地把自己“另存為”軟件公司。尤其國家保護軟件企業的若干政策的出台,對軟件出口的覺醒和保護軟件著作權的力度加大,都被看成軟件 行業的利好消息,更何況網絡熱潮催生出一個看得見的大市場,以及手工作坊式的中國軟件業都讓外來資本看到有利可圖。金蝶舞向香港創業板,用友在主板直沖摸高,更讓人感覺“上市机會触手可及,高股价來得太容易”。今年,海外風險資本、聯想實達等產業資本、來路不明的民間資本,甚至于官方資本混戰軟件業成了永不落幕的大戲。眾多資本在軟件業扎堆意味著業內將重新洗牌,更多的机會來臨了。

  而我們的軟件公司,准備好了嗎?

  中國大陸軟件公司現狀

  除了屈指可數的大公司之外,中國的中小軟件公司的素質堪憂。

  沒有掌握基本的幵發技術軟件幵發是一個由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等階段組成的過程,而目前國內的大多數軟件公司,在所有的環節几都兩手空空。需求的獲取和分析的手段基本為零,設計方面衹有少量并不規範、自以為是的數据庫設計。我們引以為豪的編碼又如何呢?內地目前的程序員數量很多,號稱“百萬程序員”,但是含金量卻非常低,能掌握基本編碼規則的并不多。“高手”們熱衷于一些雕蟲小技,故意把簡單的事情弄复雜,殊不知,清晰的代碼才是最重要的。

  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与日本、印度等國的“高中生程序員”相比,我們的軟件幵發人員基本上都是大本畢業的,有時甚至博士也沖殺在編碼第一線。中國缺少軟件藍領。另一方面我們的軟件教育嚴重滯后,在學校里學的基礎知識當然還是有用的,專業知識并沒有有多少在實際工作當中用得到。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做程序員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又沒有通向做分析師的教育環境,其結果是人員大量浪費,軟件成本下不來,質量上不去。人才失衡的問題,對于軟件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

  幵發成本居高不下

  我們現在軟件幵發成本非常高,這肯定會成為發展的桎梏,因為不可能有人去賠錢做生意。成本高,意味著利潤較少,利潤少,生存環境就會困難。軟件工程在國內沒有很好地被推行,是軟件幵發成本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

  賣水者的机會

  如果軟件業的“瘋狂”能成為現實,軟件業的蛋糕將會比現在增大許多倍!上一次浪潮,.com是淘金者,軟件公司是賣水者﹔這一次,軟件公司變成了淘金者,賣水者卻變成了“軟件公司的軟件公司”──軟件工具厂商和軟件工程服務商。而軟件工程在其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現實所迫──節約軟件幵發成本的迫切需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軟件向各個行業、各种平台日益滲透,軟件運行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桌面机、隨身數字設備、信息家電、網站等使得軟件的幵發越來越复雜,需要多人協同幵發,不再是以前的程序員時代。以目前的幵發架构來看,多數情況下一個項目要分為好几層,用到好几种設計工具和代碼工具,沒有一定的軟件工程知識是難以順利完成的。當前國內的軟件幵發中,軟件工程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但這种日子不長久了,客觀現實是,隨著Internet的發展,在缺少軟件工程知識的情況下幵發軟件越來越困難。軟件工程已經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成為節約幵發成本,提高幵發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非常實用且必不可少的。因為要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獲胜,無非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政府已經醒悟并且在啟動推廣──市場潛力的保証

  由于內地軟件產業發展政策在近几年不夠明确,使得大陸与印度等國的軟件產業差距逐漸增大,整個行業發展緩慢,國務院因此在2000年6月24日出台了18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

  有了巨大國際市場的吸引和政府的支持,軟件公司對改進自身素質的需求极其強烈。目前的狀況是,很多公司也感到軟件工程的重要性,但卻不知如何下手,現行高等教育中軟件工程課程与時代嚴重脫節,几乎沒有什么實用价值。這种情況下,軟件工程服務商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微軟撕破臉皮:WindowsXP中將不再支持Java程序 (7/18/2001)    
  • Novell并購Cambridge﹐鞏固在网絡服務軟件業領先地位 (7/13/2001)    
  • 大陸軟件業應在五個方面有所作為 (7/13/2001)    
  • 中國軟件業弱在哪儿? (7/11/2001)    
  • 中國軟件業能否走出印度模式? (7/8/2001)    
  • IBM斥責微軟對開放源代碼的蔑視態度 (7/6/2001)    
  • 微軟的救星 (7/5/2001)    
  • 2000年中國軟件業總產值太低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4/2001)    
  • 為防微軟坐大 AOL反對捆綁銷售 (7/4/2001)    
  • 改變策略 VA Linux棄硬重軟 (7/1/2001)    
  • 互聯网冷戰時代 兩大巨人誰將最后取胜? (6/29/2001)    
  • 李福華–美國軟件業的華人新秀 (6/26/2001)    
  • 新聞點評:用友要走一條不歸路 (6/25/2001)    
  • 印度的軟件業真的很強勁 (6/22/2001)    
  • 分析家認為:軟件業尚未走出低谷 (6/21/2001)    
  • Oracle CEO埃里森:五年后軟件業將衹剩一個對手 (6/21/2001)    
  • 金山vs微軟 Office決戰网絡時代 (6/18/2001)    
  • JAVA語言將重新風靡PC領域 (6/14/2001)    
  • 中文之星已成為軟件業一顆迷失的星 (6/12/2001)    
  • 微軟周四正式發布Office XP 新版能否持續賣座? (5/31/2001)
  • 相關新聞
    微軟周四正式發布Office XP 新版能否持續賣座?
    中文之星已成為軟件業一顆迷失的星
    金山vs微軟 Office決戰网絡時代
    Oracle CEO埃里森:五年后軟件業將衹剩一個對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