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了OEM味道的內地掌上電腦產品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3日訊】誰也無法否認,“OEM”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媒体報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匯。中國的OEM從服裝業發端,迅速蔓延到家電、IT等領域,整個中國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生產車間。

  在PDA這一新興的市場上,同樣充滿了OEM的味道,國內厂家走的是三條不同的道路。大家做OEM是要赶早來分蛋糕的,那么OEM是中國掌上電腦的正途,還是一條不歸之路呢?

商務通、名人:技術是餡餅還是陷阱?

  當OEM成為潮流,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究竟有什么意義,就成為一個疑問。

  PDA行業的兩大冤家──商務通与名人,一直標榜各自領先于競爭對手的技術。名人老板佘德發說:“技術一直是名人的优勢。”做技術出身的商務通總裁張征宇統領技術部門,更表明了恆基偉業技術挂帥的決心。

  年初,名人率先扯起“技術戰”的大旗,將一款“智能王”產品的草書連筆技術和電池節能技術推向前台,并宣稱其節能技術的實現是源于對CPU技術的巨額研發投入。一改中國其它行業在技術研發上的囊中羞澀,PDA厂商似乎在技術上更加理直气壯。

  當名人一再宣揚自己在技術上的領先优勢的時候,聯想等IT厂家幵始進入這個正在高速成長的市場。与原來的市場老大相比,聯想似乎更加注重產品的外來特色。聯想作為市場主打的几款產品都是采用別人的操作系統与芯片,像主推的高端產品采用的就是微軟公司的WINCE操作系統,芯片采用英特爾公司的StrongARM,低端的PDA產品則采用了國內外多家厂商的操作系統与芯片。

  這固然与聯想進入市場比較晚有關,但与此對應的是,原來的國內厂家采用自己的軟硬件設計,缺乏代表PDA產品發展潮流的高端產品,在多媒体、通訊方面的技術毫無進展。因此,實際上國內厂商的技術競爭更多的是在低端產品上,甚至在最簡單的記事本工具階段徘徊不前。

  前不久,商務通与微軟合作的基于WinCE操作系統的奔揚2168面市。面對實為洋貨的中國品牌,名人并不感冒,反而宣稱已自主研發出類似于WinCE3.0的操作系統。當PC業在微軟的Windows面前不戰而敗時,誰又能說這一幕不會在掌上電腦上重演?對于名人和商務通這些把持技術的PDA厂家來說,技術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恐怕還很難說清。

IT厂家:“高級的”OEM

  与商務通、名人相比,國內的IT厂商雖然在技術上更有實力,但是更愿意直接引進別人的軟硬件設計和部件,自己在初期衹是做一些本土化修飾,所以在做OEM時,它們的個性化要求更高,更強調按需定制。相比硬要自己一片天空的商務通和名人,IT厂商絕少有逆流而行的舉動,這可能從另外一個方面表現了它們對于技術和潮流的認識。

  在國內的IT厂商幵始進入PDA市場的時候,往往都采取上述這种策略。其中的代表厂商就是剛剛幵始在PDA市場中推出多款新產品的聯想和方正。從去年幵始,這兩家就都幵始借助台灣等生產厂家的技術力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PDA產品。其中有些產品竟然惊人地一致。比如聯想公司的天璣800与方正的風行180雖然推出時間上差了几個月,但其性能、配置則完全相同,不同的衹是PDA所帶的網絡服務、部分應用程序以及外觀和貼在机身的商標。

  從技術手冊上可以看到,兩款机器都是4兆MASKROM,3兆RAM,Motorola Drag on Ball 33MHz的芯片,屏幕采用160X160的單色顯示屏。從應用程序的菜單上看也差不多一模一樣。當然這樣配置的机型在推出時候應該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机器。因此兩家厂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完全相同的配置,也可以說是厂家規避風險的一种策略。這使記者聯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故事:當時聯想的一款命名為射雕的“貓”在性能指標上居然和方正的“飛狐”一模一樣,經高手點撥,記者才知道這兩款“貓”是OEM自同一家台灣厂商的,當然完全相同。

IT厂家:“高級的”OEM

  与商務通、名人相比,國內的IT厂商雖然在技術上更有實力,但是更愿意直接引進別人的軟硬件設計和部件,自己在初期衹是做一些本土化修飾,所以在做OEM時,它們的個性化要求更高,更強調按需定制。相比硬要自己一片天空的商務通和名人,IT厂商絕少有逆流而行的舉動,這可能從另外一個方面表現了它們對于技術和潮流的認識。

  在國內的IT厂商幵始進入PDA市場的時候,往往都采取上述這种策略。其中的代表厂商就是剛剛幵始在PDA市場中推出多款新產品的聯想和方正。從去年幵始,這兩家就都幵始借助台灣等生產厂家的技術力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PDA產品。其中有些產品竟然惊人地一致。比如聯想公司的天璣800与方正的風行180雖然推出時間上差了几個月,但其性能、配置則完全相同,不同的衹是PDA所帶的網絡服務、部分應用程序以及外觀和貼在机身的商標。

  從技術手冊上可以看到,兩款机器都是4兆MASKROM,3兆RAM,Motorola Drag on Ball 33MHz的芯片,屏幕采用160X160的單色顯示屏。從應用程序的菜單上看也差不多一模一樣。當然這樣配置的机型在推出時候應該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机器。因此兩家厂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完全相同的配置,也可以說是厂家規避風險的一种策略。這使記者聯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故事:當時聯想的一款命名為射雕的“貓”在性能指標上居然和方正的“飛狐”一模一樣,經高手點撥,記者才知道這兩款“貓”是OEM自同一家台灣厂商的,當然完全相同。

IT厂家:“高級的”OEM

  与商務通、名人相比,國內的IT厂商雖然在技術上更有實力,但是更愿意直接引進別人的軟硬件設計和部件,自己在初期衹是做一些本土化修飾,所以在做OEM時,它們的個性化要求更高,更強調按需定制。相比硬要自己一片天空的商務通和名人,IT厂商絕少有逆流而行的舉動,這可能從另外一個方面表現了它們對于技術和潮流的認識。

  在國內的IT厂商幵始進入PDA市場的時候,往往都采取上述這种策略。其中的代表厂商就是剛剛幵始在PDA市場中推出多款新產品的聯想和方正。從去年幵始,這兩家就都幵始借助台灣等生產厂家的技術力量,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PDA產品。其中有些產品竟然惊人地一致。比如聯想公司的天璣800与方正的風行180雖然推出時間上差了几個月,但其性能、配置則完全相同,不同的衹是PDA所帶的網絡服務、部分應用程序以及外觀和貼在机身的商標。

  從技術手冊上可以看到,兩款机器都是4兆MASKROM,3兆RAM,Motorola Drag on Ball 33MHz的芯片,屏幕采用160X160的單色顯示屏。從應用程序的菜單上看也差不多一模一樣。當然這樣配置的机型在推出時候應該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机器。因此兩家厂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完全相同的配置,也可以說是厂家規避風險的一种策略。這使記者聯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故事:當時聯想的一款命名為射雕的“貓”在性能指標上居然和方正的“飛狐”一模一樣,經高手點撥,記者才知道這兩款“貓”是OEM自同一家台灣厂商的,當然完全相同。

家電厂商:自主研發不如直接貼牌

  面對PDA市場這塊不斷增大的“肥肉”,國內的家電厂商自然不肯放過,海信、TCL紛紛加入PDA戰團。家電巨頭海爾也在不久前不動聲色地推出了自己的首款PDA新品。家電厂商為何能輕易染指PDA行業?熟悉這一行業的人士透露,他們的產品多是從OEM而來。

  這位業內人士還透露,海爾的產品實際上是台灣宏基公司的OEM,而且是最簡單的那种OEM,除了品牌,產品從里到外都是宏基的東西。這讓記者恍然大悟,原來海爾婉拒對其PDA產品的采訪确實事出有因,作為九運會PDA產品的唯一贊助商,海爾本來不應該如此謹慎的。記者隨即向北京宏基公司求証,對方雖未予正面証實,但言稱如果有OEM,一定是在台灣生產的,因為目前宏基在北京尚未設厂。北京宏基又稱,他們已經和PALM簽署了協議,成為大陸第一家被PALM授權的企業,10月份將推出自己的PDA產品。

  PDA市場仍然處于成長階段,這給了更多厂家進入的絕佳机會。除了海爾以外,TCL、海信等近几年積极進入數碼產品領域的家電厂家,同樣在建設自己的研發中心,准備在這塊還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場上一展身手。這是由于PDA產品面向的是比傳統IT產品更廣泛的人群,而且一旦与移動通訊接軌,很有可能成為信息產品中的一支生力軍。

  當家電行業還不具備PDA產品軟、硬件的自主研發能力,卻又想讓手里的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時,它們把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OEM,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是讓別人替自己做“嫁衣”。家電厂商已經樹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完備的銷售渠道,使它們不用再花大力气就能把產品迅速推向市場。甚至它們放棄了自主研發的做法,在未來反而會讓它們不被潮流落下。相比之下,那些自主研發的厂家卻時刻有在技術洪流中消失的危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個人掌上電腦:只有手表大小 (7/31/2001)    
  • 微軟Pocket PC “雙管齊下” (7/10/2001)    
  • 微軟推出掌上電腦新計划 (7/9/2001)    
  • 有机發光二極管平面顯示技術(OLED)帶來視覺新享受 (7/7/2001)    
  • 网絡業發展促使延伸的PC時代來臨 (7/7/2001)    
  • 振翅的蜥蜴 微軟的明日帝國? (7/5/2001)    
  • Palm第四財季虧損減少 盤後股價大漲17% (6/27/2001)    
  • IBM公司計划推出手机即時通服務 (6/19/2001)    
  • 掌上電腦巨頭Palm考慮將公司一分為二 (6/14/2001)    
  • 負責微軟移動戰略項目的高級主管辭職 (6/11/2001)    
  • 中關村十大知名品牌調查活動揭曉 (6/9/2001)    
  • 全球最大的掌上電腦生產商Palm淪落為收購對象 (6/5/2001)    
  • 北京中關村十大軟件及電腦品牌公眾調查公布 (6/1/2001)    
  • Intel研制出適應于手机的掌上電腦新型芯片 (5/17/2001)    
  • Handspring逐鹿掌上電腦 (5/14/2001)    
  • 掌上電腦巨頭Palm風云錄 (4/18/2001)    
  • iPhone—— Apple和Palm結合的新產品 (4/8/2001)    
  • Palm:今年掌上電腦增長速度將減半 (3/26/2001)    
  • 适合于家庭溝通用的因特网裝置 (3/19/2001)    
  • SONY掌上電腦走娛樂路線 “CLIE”可播放電視節目 (3/19/2001)
  • 相關新聞
    SONY掌上電腦走娛樂路線  “CLIE”可播放電視節目
    适合于家庭溝通用的因特网裝置
    Palm:今年掌上電腦增長速度將減半
    掌上電腦巨頭Palm風云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