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99學年度大學學測國文題目解析

再見紅玫瑰與白玫瑰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9日訊】99學年度學測國文題目,一般而言不難,也沒有太多意外或驚喜的題目。若要說遺憾,最大的該是再見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另外單選題第3題的甲「秋天,最容易受傷的記憶/霜齒一咬/噢,那樣輕輕/就咬出一掌血來」(出自余光中所寫的《楓葉》),也是以前常見的出題取材內容,應該儘量避免。

一、以文意理解為主的出題方向

以往學測國文科題目,都是以「文意理解」為出題大宗,其他只是點綴,今年也不例外。單選題15題,文意理解佔7題,而多選題8題中,有關文意理解的題目也有5題,二者合計12題,超過50%以上。
其他出題內容包括字音(1題)、字形(1題)、字義(1題)文法(2題)、成語(1題)、修辭(1題)、判讀(1題)、排序(1題)、書信(1題)、文化教材(1題)。以往常出的克漏字今年則無。

二、白話文比重稍微超過文言文

以往學測題目文白比重多是「白」多於「文」,今年白、文比重是14:9,大致上也是如此。只要平時多著重閱讀能力的培養,答題應該不難。

三、著重閱讀理解及分析、表達能力的「非選擇題」

今年的「非選擇題」基本上仍延續以往的配分方式。三篇題目,短中長各一篇,配分分別是9分、18分、27分。

看完今年的「非選擇題」有一個感覺,就是出題者希望大家多閱讀,而且不要忽略基本範文,更不要忽略文章的理解分析。

(一)文章解讀

選自王家祥的「秋日的聲音」。要同學解讀三個問題,這不是測驗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什麼?因為三個問題合計150-200字而已,同學可以直接下筆,不必前言後語迂迴曲折太多,這種題目很像文意理解(分析)的問答題,下筆時直接破題即可。

1.作者對「悲秋」傳統有何看法?

其實作者文中對「悲秋」的傳統並未明言,反倒是在文章中多所「頌秋」。因為傳統的秋天是「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的,但在文中作者的「悲秋」頂多只是「秋天似乎是為了靜靜等待冬日的死亡肅寂做準備,曠野上行將死亡的植物時常給我們憂鬱的印象,所以誤以為秋天是憂傷的季節」這樣淡淡的描寫而已,反而是「也許秋天的心境讓我們容易看見深層的自己,彷彿這是大地的韻律,存在已久,只是我們習於不再察覺。」讓我們想到「迥然吾亦見真吾」的另一種明心見性的澄澈。

2.作者認為萬物的心境與四季的轉換有何相應之處?

春天代表「新生喜悅」,夏天則和「豐盈旺盛」呼應,秋天代表心境的「圓滿」及「平和安靜」,但在一片安祥中卻為冬天的「死亡肅寂」做鋪墊。

3.「真正的聲音」從何而來?

從全文來看,真正的聲音不來自大地萬物,而來自「內心」,所謂「有動於中,必搖其精」,「不平則鳴」才是聲音的真正來源。

(二)文章分析

本題選自多數版本都會選的「範文」,一般參考書或課堂上老師分析已多,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三)引導寫作:「漂流木的獨白」

這次的長篇「寫作」有以下特色:

1.脫離以往個人式勵志或回憶式的命題,如「逆境」、「如果當時」、「走過」,走向純粹的記敘抒情。以往的題目在文體上曖昧不明(可以論說或記敘或抒情),今年同學在下筆時應該不會有困惱。

2.不只文體明確,題目的範圍及重點也很清楚。題目是「詞組式」的,加詞是「漂流木」,端詞是「獨白」,換言之,主角就是「漂流木」,重點就是寫「獨白」的內容,要學生虛擬自己是「漂流木」。得高分與否的關鍵有二:一是如何界定「漂流木」的源頭,是直接下筆就設定自己是「漂流木」,還是要交代「漂流木」的成因?第二是「獨白」內容是否言之有物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題目和「環保」有關,如何控制不要濫情,或者不要話鋒一轉扯太多「環保」進來,讓文章易放難收,那麼應該是一個很好發揮的題目。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