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生活質量全球排第16 中產階層減少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綜合報導)全球城市生活質量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221個城市當中,多倫多生活質量滿意度排名16位。

按經濟實力和生意成本而言,多倫多名列前茅,生意成本方面,與倫敦、紐約和巴黎相當,GDP也從1987年的860億上升到2009年1210億。

報告指出,多倫多沙灘水質好,11個沙灘中就有7個符合「藍旗獎」標準。犯罪率也在下降,自200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過去30年內,老人與兒童貧窮率也有下降。

比全國所有其它地區,多倫多就醫最方便。96%的家庭對長期護理設施與服務讚口不絕。70%的人表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由於公共衛生工作和反吸煙活動大力推廣,醫院呼吸道病人也有下降。

多倫多的藝術家也最多,對文化藝術服務的投入比其它地區都多。2009年,多倫多各國遊客達2200萬,創收40億,並創造6.5萬份工作。2009年自行車道也從2001年166公里增加到418公里,市政府預計未來10年內會投入10萬增加更多自行車道。

多倫多社區基金會(TCF)負責人Bhardwaj表示,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多倫多整體情況形勢較好,是個適宜人居住的城市。但往往事情都有兩方面,有甜也有酸,多倫多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

多倫多面臨的最主要挑戰

多倫多社區基金會表示,即將到來的市選之際,高昂住房費用、交通擁堵、兒童肥胖以及消失中的中產階級是多倫多市面臨的最主要挑戰。

多倫多社區基金會(TCF)公佈的《多倫多2010年重要生命指標》指出,多倫多社區差距正在拉大,100多萬人生活在設施條件不足的社區,1970年代,66%的社區為中產階層,但35年後的今天,只剩下29%的還留在中產階層。

多倫多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從「嚴重負擔不起」變成「極端負擔不起」。房屋承受力,在工業化國家的272個房屋市場中,可負擔能力排名第215位。

報告指出,多倫多每三名兒童就有一名超重或肥胖兒童,其中多數生活在設施不足社區。一半的多倫多人生活在食物沙漠地帶,即方圓1公里內沒有商店。便利店和快餐店成為無車族或公交不便人群的唯一選擇。

省府規定所有社區20分鐘步行範圍內必須有學校,但也無法滿足。四分之三的學校稱需要更多資源,三分一稱沒有空位,兒童看護補助費兩年內沒有增加,只有28%的低收入家庭兒童得到相應補助。

路面交通阻塞每年造成50億經濟損失,2021年預計有1750萬公車代步人士,公車局也要及時找出應對良策。多倫多貿易局2010年繁榮排行榜顯示,多倫多平均通勤分鐘為80分鐘,在19個地區中倒數第一。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指出,多市交通問題嚴重影響到城市繁榮,在OECD範圍內的31個國家中,加拿大是唯一沒有制定長期公交計劃的國家。多倫多的公交成本有全國最高,TTC月票對工薪蔟來說價格太高。

預計到2031年,大多地區人口達到560萬,其中三分之二將為有色人種,屆時新移民還是會面臨技能得到本國市場認可的難題。2009年住在庇護所人比2006年增加9.3%。2009年共3269名兒童住在庇護所,比2008年上升20%。

相關新聞
加拿大多倫多生活品質 呈持續惡化趨勢
我家的多倫多生活,竟然從拾荒開始
多倫多生活水準下降
多倫多教育局推廣「生活與學習相結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