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捷運燒錢無底洞 加稅或難免

標籤:

【大紀元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溫哥華綜合報導)週四(10月7日),省府告訴各市府說,長青線的融資方案,只能是增加物業稅,在十二月份表決時,這將是唯一的方案。但這還只能滿足建設資金的需求,至於未來的高額營運費用,目前還沒有被考慮。
  
大溫地區的市長們對省府的這一做法表示不滿,因為省長上個月才與他們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許諾將研究為長青線融資的各種可行性方案,目前改為只有一個方案,而且還要求各城市為一大串的捷運建設項目出資,總計金額將高達8億加元。
  
捷運長青線建設資金目前還有4.12億元的資金缺口沒有落實,省長上週許諾稱要在明年開工,但是省府卻不准備再掏錢。北菲沙Perimeter路一期工程也需要5320萬。如果這些錢都從物業稅中出,那麼,價值60萬元的房屋每年需向捷運支付的物業稅,要再增加31加元。捷運列出的清單上還有其他13個項目,如果市長們都願意買單,每戶要再增加51加元物業稅,這13個項目總計3.37億加元。
  
捷運的建設費用本應當由聯邦政府、省府和捷運公司三方分擔,但由於捷運公司營運艱難,資金方面捉襟見肘,沒有餘力負擔。所以出現了資金缺口。市長們顯然也希望捷運擴建,但是沒有人願意為此買單。
  
據《素里領導報》報導,市長議會區域交通委員會副主席、慕迪港市長Joe Trasolini稱,市長們對完全從物業稅中徵取8億元的總額費用感到猶豫。他認為,市民們對增加物業稅不會感興趣。
  
Trasolini 說,捷運的建設資金應當通過从別的稅制中取得,特別是一些與交通直接有關稅種,包括碳稅、道路收費和車輛管理稅。此前市長們一直在與省府協商,要求省府通過徵收道路費和車輛稅來補齊這筆開支。
  
但是省府經歷了HST風波,對於加稅已十分敏感,只能把這個包袱再甩給城市。
  
Trasolini 準備在下週二召集市長們的緊急會議,研究下一步的對策。他說,如果大多數市長不想要增加物業稅,那麼十二月份的投票表決就沒有實質意義,因為一定不會通過,還要浪費兩個月的時間,進行下一輪捷運線的公開聽證。
  
本拿比市長柯瑞根說,他不會對物業稅投贊成票,估計其他市長也不會。市長們注意到目前的融資計畫還只是新建設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還不包括捷運以後運營過程中的高額費用。如果一味只靠加稅,長久下去,將如何支撐?
  
捷運官員說,省府說會在必要時給長青線2億加元的資金。省府以前曾有說,這部分資金可能要由項目的合作人來出。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已經沒有。
  
捷運推出的新建項目清單計畫,得到市長們的廣泛支持。不过,Trasolini對於他們一直在爭取的慕迪港Murray-Clark 立交橋工程沒有列入清單表示不滿。對於將捷運的海上巴士增加到每十分鐘一班的計畫也沒有資金方面的安排。
  
溫哥華議員麥傑士(Geoff Meggs)指出,業主們已經負擔很高的市政物業稅,現在正面臨許多項區

麥傑士說,未來幾週將聽到一些關於捷運資金的對抗性的討論。」 ◇

相關新聞
本拿比商會舉辦清潔能源峰會 談挑戰與機遇
離散港人本拿比集會 紀念香港612社運五周年
卑詩商業峰會聚焦「創造財富」 前省長支招
維多利亞市告物業公司非法經營Airbnb短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