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PI增4.4% 食品價漲10.1% 專家解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採訪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佈﹐10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4.4%﹐增速高於9月份的3.6%,而食品價格上漲10.1%。說明官方單純的緊縮貨幣對物價的抑制並不明顯。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9日發佈研究報告還表示,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間,CPI被人為調整,系統性低估超過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被作為通脹指數,直接相關與物價上漲。當局曾聲稱今年控制CPI在3%,但近幾個月一直在上漲,而民眾對漲價的感受遠不止於此。專家表示,實際數據應該更大,原因在於中國國家統計局不是一個客觀的統計機構。

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 食品價格上漲10.1%

11月1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公佈的10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4%,漲幅比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4.2%,農村上漲4.7%;食品價格上漲10.1%,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5.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5%。

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六漲二降,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1%,煙酒及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5%,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3.7%,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0.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0.9%,居住價格同比上漲4.9%。1-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比 1-9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社科院稱CPI遭人為低估超7%

在社科院發佈的《數據和主觀感受:CPI是風動還是帆動》的報告中,社科院研究員徐奇淵指出,由於內地CPI指數權重存在5年一次大調整,為避免分類指數權重發生重要調整帶來的問題,而選擇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且CPI總體指數以及8個分類價格指數都有月度數據公佈。最終他測算發現CPI被系統性低估超過7%。

報告同時指出,央行的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儲戶對物價水平的滿意度指數,已經接連創出2001年有數據以來的最低點21%左右,這一滿意度甚至顯著低於2007~2008年通貨膨脹時期的水平(30%)。

根據徐奇淵的測算,物價水平低估程度的變化與居民對物價的滿意程度,應該存在著顯著的正向相關性。但是統計局公佈的CPI指數卻一直較低,始終在3%左右水平波動。

徐奇淵還在報告中表示,由於CPI編製細節尚未公開,要對CPI指數有更準確的理解,還有待相關細節的公開和透明。

徐奇淵在報告中描述,在這5年中,按照CPI常規的編製程序,有7.53個百分點無法用8個分項指數及其權重來解釋,可以被視為人為調整的痕跡。因此判斷在過去5年間,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被人為調整,系統性低估超過7%。

程曉農:中國國家統計局不是一個客觀的統計機構

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博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份報告指出了一個大家多少都知道,但在國內沒人敢講的事,實際上這份報告還低估了國家統計局的CPI數據,實際數據應該更大。「我個人認為遠遠不止。國家統計局有個基本方針,就是儘可能偏低。」程曉農說。

程曉農認為,在民主國家,統計局是個事務局,只是收集編製和公佈數據,但在中國統計局不僅是統計機構,還是個政府喉舌,要聽政府的指揮,它數據的公佈要受政府基本方針的影響。

「因此,國家統計局可以有各種方法來壓低CPI數據,並且解釋給公眾它的數據是對的,大家的感覺是錯的,問題是它從來不公佈它統計計算的方法和它採用的商品及商品的比例。」程曉農講道。

程曉農還表示,其實國家統計局不敢公佈它統計計算CPI的方法,如果公佈,則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公佈一個假的,另外一個是公佈真的,但真的很快會引起爭議。因為懂行的人很快會看出來它的方法是為了儘可能壓低CPI,所以統計局把它當成國家秘密來對待,但實際上在民主國家,CPI計算方法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這個原因就在於它不是一個客觀的統計機構。」程曉農說。

相關新聞
中國上半年GDP增11.1% 專家稱經濟將放緩
中國宣佈最新經濟增長 傳統基金會質疑數據
中國七月物價迅速漲至3.3% 食品價漲達6.8%
大陸通膨率再創新高  加息與否有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