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婦人遭黃蜂螫1,000次 子盼母奇蹟甦醒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伶編譯報導)美國佛州雷克蘭(Lakeland)81歲婦女安妮塔.福希(Juanita Foshee),日前在自家花園遭雜草叢中的黃蜂窩絆倒,數百隻黃蜂傾巢而出,並對她發動持續性攻擊;儘管她奮力驅逐黃蜂,全身仍被螫咬1,000次以上,目前呈昏迷狀態。一如母親奮戰不懈的精神,兒子仍不放棄祈禱,盼望奇蹟出現。

遭黃蜂螫1,000次 老婦人陷入昏迷

據WTSP.com新聞網報導,福希太太的兒子克里斯(Chris Foshee)第一個趕到現場,他說:「那時媽媽的喉嚨腫脹異常,而且呼吸困難,卻仍舊拚命地揮趕著成群上百的黃蜂。」在克里斯將母親送醫途中,母子倆依然和黃蜂搏戰不已,趕到當地醫療中心急診室時,黃蜂猶不停地從福希太太的頭髮中飛出,急診室不得不清理出一塊地方,以應付這個不尋常的緊急事件。同時,醫院將她的頭髮全部剃掉,方能驅離所有黃蜂,並醫治傷口。

不久之前,福希先生才遭黃蜂螫了一下,傷痕尚未消去之際,就面臨親人慘不忍睹的遭遇。他心痛地說:「醫生說共有1,000處蜂螫傷痕,我簡直無法想像那有多痛!面對如此多又兇猛的黃蜂,真不知道當時她是如何保持清醒,否則可能就當場喪命。」

福希太太平時健康狀況極佳,對黃蜂的螫咬也沒有出現過敏症狀,但是在受到攻擊之後第5天,毒液開始毀壞其腎臟和肝臟的功能,目前處於昏迷狀態。福希先生說:「她的情況很危急,看不出有任何復原的跡象。」

不過,兒子克里斯仍不放棄一絲希望,他說:「我們就是持續地對神祈禱。」

黃蜂(胡蜂)小常識

據國際厚生健康園區(24Drs.com)指出,常見的蜂類螫傷有蜜蜂及胡蜂兩種。蜜蜂的刺針末端有倒鉤,一生只能叮咬一次,而胡蜂的刺針則是無倒鉤,可進行多次攻擊。更可怕的是,黃蜂第一次螫咬後會分泌費洛蒙(pheromone),以吸引蜂群對同樣的地方繼續攻擊。

蜂螫後,由於螫針可能連同腹部毒囊、毒腺一起自蜂體脫落在人的皮膚內,如不儘速拔除,螫針處的肌肉會進行反射收縮,將毒液持續送入人體。

胡蜂所含的毒素最主要為血清素(Serotonin)和致死蛋白,血清素會造成組織腫脹及疼痛;而致死蛋白則是引起溶血作用,腎臟衰竭、呼吸衰竭及電解質異常而致命。

蜂螫後所產生的症狀可分為:一般反應、毒性反應及全身過敏反應。一般反應是螫傷處出現紅腫、劇痛、發熱、瘀血等局部症狀,通常持續1至3天;毒性反應是由蜂毒引起體內溶血反應、橫紋肌溶解、電解質異常,進而形成全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DIC)和腎衰竭。

至於多少隻蜂螫會引發致命危機?一般認為受到20隻以上胡蜂或50隻以上蜜蜂同時螫傷時,即可能產生全身性的毒性反應;而500隻以上蜂螫時,通常會致命;但是有過敏反應者,只要1、2隻蜂螫,產生過敏性休克後,便可能致死。

如何避免不慎招惹黃蜂侵襲?國際厚生健康園區提醒下列注意事項:

●野外郊遊應避免穿著鮮豔衣服、使用化妝品、噴灑香水或髮膠,避免招蜂引蝶惹來攻擊。

●吃剩的果皮、飲料、食物用垃圾袋密封,以免招來蜂群。

●當發現巡邏蜂在身旁飛舞時,表示它已懷疑你是敵人,此時最好站立不動並保持冷靜,巡邏蜂自然會離去;切勿突然閃避或揮打,巡邏蜂會誤以為你在攻擊它而發動反擊。

●若不幸遭到蜂隻襲擊,最好用衣服裹住頭部,並順著風的方向跑,以免其分泌的費洛蒙隨風飄散,吸引蜂群支援攻擊;同時切記不要用衣物驅趕,以免造成強力氣流和陰影,使蜂群更易認清目標,發動更多群蜂的攻擊。

相關新聞
虎頭蜂逞凶  平溪7師生送醫
虎頭蜂活躍  野外活動須當心
和平山區虎頭蜂  螫傷16人
喬州老翁被大群蜜蜂螫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