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媒體型塑人權意識 影響政策導向甚鉅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10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耿豫仙台北報導) 聯合國訂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小心維護並揭示各項人權精神。對於媒體在人權報導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可教育人民何謂人權,對型塑人權的支持,或是影響政府對人權案件政策的導向,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兩岸三地的密切接觸,台灣新聞媒體對於中國大陸人權報導重要性,也是國際社會促進人權提升重要項目之一。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媒體具有集中資訊、教育、型塑民意、影響政策、記錄保存等功能,記錄破壞人權事件報導所產生的輿論影響,都將有助於國際政府組織改正錯誤、重視人權問題。

她提到,中國大陸目前人權破壞問題很嚴重,要促使他們有所改變,並維護人民基本福祉;國際社會輿論的報導紀錄,都可促使真相不被湮滅,以及增加國際社會對其施壓,在國際上也同樣會受到制裁與批評。

尤其台灣身處自由民主社會,同時享有高度媒體言論自由的權利,不論是對公共政策、政府首長都可加以監督批評,加上眾多申訴管道,人民的聲音可獲得充分抒發;但不可否認,也有濫用自由的現象,不過台灣新聞自由還是有其寶貴的價值,並也獲得大多數人肯定,這些現象讓大陸民眾來台灣後,感到非常嚮往。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前會長、「新頭殼」網路新聞總製作莊豐嘉也表示,五都市長選舉期間,台灣民間邀請一批大陸媒體與學者來台觀選。

莊豐嘉說,他們在近距離接觸這些台灣重要的政治領導人之後,相較於大陸,是無法感受這樣的親近。他們感慨說,人權民主不是被刻意強調,而是讓人感受被尊重、平等,這樣的另類接觸對這些大陸人士來說,引發內心不小震撼。

台灣媒體固然有其缺失與亂象,但所扮演的角色,可讓大陸民眾觀摩自由社會對於政府監督的自由、表達,與人民權力維護的重要,先從觀念上了解何謂自由社會發展;再進一步發現,人民可透過自由表達,來減少政府貪腐、濫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受到合理的監督及制裁。

張錦華強調,中國大陸在2001年也通過聯合國所制定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不僅簽署世界人權公約,也宣稱要遵守世界人權宣言;既然如此,他們就必須被人權標準規範所要求;在這樣的前提下,媒體報導顯得更為重要,尤其台灣新聞媒體對於中國大陸人權報導重要性,以及國際社會促進大陸人權的提升,有其助益。

包括先前中國大陸在新聞評比上屢屢倒數,顯見其自由度低落,因此在國際上承受不少壓力與指責,這些都是媒體在揭露人權不良惡劣紀錄上所做的貢獻;也促使當地政權,必須面對提升人權這項重要工作。

在大陸許多消息都被封鎖、壓制,所以在國際新聞報導更顯得重要,台灣更是如此。同時更能幫助中國大陸內部人民,藉由國際報導紀錄與聲援,不斷獲得正義支持,為自己爭取合理的人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