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適於創業和職業發展十小城市(7)

標籤:

【大紀元12月18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2月 17日報導)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最近評選出美國10個最適於開辦企業和個人求職發展的小地方。排名第4的是北達科他州首府–俾斯麥(Bismarck)。

北美大平原中部的俾斯麥處在離美國的地理中心位置很近的地方。俾斯麥緊靠北美最長的河流密蘇里河東岸,與州內摩頓縣縣城曼丹只有一河之隔。兩個城市相互依存,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平原地區組成一個地方經濟的工商中心。

這個地方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中一個叫作曼丹的部落。曼丹人跟大平原上那些習慣遊牧的其他原住民不同。很久以前,他們就定居在永久性的村落裡,飼養水牛,種植莊稼,還做點以物易物的交易。

19世紀中葉,白人殖民者來到這片適於種植小麥和玉米的原野。起初,他們把這個定居地叫作密蘇里交叉口,稍後改名為愛德文頓,以紀念北方太平洋鐵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 Railway)的總工程師愛德文.約翰遜(Edwin Johnson)。

1873年,北太鐵路公司為了吸引德國人的投資,把當地冠上了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鼎鼎大名。不過,轉年在附近的黑山發現的金礦才是一度吸引人們成群結隊到這裡闖蕩的主要原因。

儘管如此,這個城市的人口依然增長緩慢,到如今也只有五、六萬人,比起州裡最大的城市法戈明顯差了一截。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小地方既是州府又是縣城,北達科他州政府、博雷縣政府和俾斯麥市政府都設在這裡,稱得上“一市三府”。

說起這些地方政府,州長、縣長,還有市長,都是經過公開透明的選舉,獲得了多數選民認可才走上領導崗位。

就拿俾斯麥市政府來說,市民選舉產生的市政委員會由5人組成,5名委員每個月只開會兩次,討論市政,只領很少的工作津貼,平時他們都忙於個人的職業或者打理自己的生意。委員會主席擔任市長職務,任期四年。現任市長約翰.沃福特(John Warford)是63歲的牙科整形醫生,他在2010年第二次競選連任成功。

市政府設有若干主管具體行政事務的委員會,比如計劃委員會或者為維護市民尊嚴而設的人文關係委員會等。這些委員會的成員都是具有相關學歷或資歷的義務工作者。他們每個月開會一次,商定委員會的事務。每次會議記錄都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供市民和各方人士查閱。

格洛利亞.戴維(Gloria David)是俾斯麥市負責公共信息的官員,對俾斯麥的概況瞭如指掌。她說:“作為市民和居民,我們可以呼吸這裡的新鮮空氣。對此我們感到驕傲。這也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也適於居住和工作。我們是全國失業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尤其在經濟不好的時候,這裡對人們有吸引力。”

位於美國中心的俾斯麥交通運輸還算便利,航空、鐵路和公路系統可供南來北往的旅客和業者選擇。當地機場不大,聯航、德爾塔等三家公司多條國內航線正在營運。

俾斯麥地區共有五所大專院校,其中包括天主教會辦的瑪麗大學以及北達科他州立學院。2010年秋,瑪麗大學在意大利首都開辦了分校,讓藝術類科系的學生有機會在文藝復興的故鄉,汲取大師們的思想精華,尋覓古羅馬遺蹟。

俾斯麥這個地方遠離美國東西兩岸的都市海港,中西部重鎮芝加哥也在千里之外,不過,公共信息官員戴維說,住在這裡的人並不寂寞:

“我們有好多活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我們這裡有文藝才華的人不少,音樂、美術、舞蹈,你能想像到的應有盡有。文藝圈內有好幾個芭蕾舞團體,北達科他劇場時常有戲劇團體排演的話劇。各方面的文化活動都有。”

100多年前被黑山金礦吸引到這個人煙稀少地域的淘金者和他們的後代早已不知去向。21世紀的現代經濟潮起潮落,可是地處平原大地的俾斯麥,小城魅力似乎有增無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最適於創業和職業發展十小城市(1)
美最適於創業和職業發展十小城市( 2)
美最適於創業和職業發展十小城市(3)
美最適於創業和職業發展十小城市(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