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李曉陽:不要讓我們的良知「睡去」!

【大紀元2010年12月23日訊】曾經有朋友問我:現如今的社會,是否還有能令你感到震驚與意外的事?我思考幾秒後說:真的太少了。不是我的承受能力大,更不是我心態好,而是原本能令我震驚的事發生的太多了,實在有些麻木了。

曾幾何時,血氣方剛,總是很「憤青」,因此沒少受父母責罵:少說閒話,免招是非!隨著年齡增大,接觸社會越多,見聞的越多,話反而越來越少,語氣也越來越平了,似乎是日漸「成熟」了。

可是最近,一些偶然的機會,看到一些網友們在評論一些時事時,談到的一些問題,卻再一次將我沉睡已久的「書生意氣」勾發出來。

首先是有幾位新聞界的網友在最初曝光「四川渠縣官方救助站太平寨救助基地利用智障人群充當奴工牟利事件」之初,於個人微博中探討此一事件是否能引起國人的震驚。結果在微博的回覆中,卻滿是「不過如此」的調侃與「淡定如水」的不屑一顧。誠如一評者所言:「我們對悲劇和傷害的承受力在不斷增加,在天朝,也確是每天都在上演類似的事情,但我們對這些人,也應該報以起碼的同情和憐憫啊,即使我們不能施以援手,哪怕我們產生的只是書生無用的無力感,但是怎麼都不應該是大感平常,麻木、冷漠、甚至調侃以對。 」

看到這些,筆者自己也在想,是甚麼讓我們變得如此冷漠與麻木?當年一腔熱血的「憤青」又如何蛻變成「世故的老油條」的呢?明哲保身、趨利避害,這些詞語形容的心境又是從何時起主宰了我們的言行呢?讀書十餘載,雖說學校裡沒有教授過「仁義廉恥」的聖人禮訓,但這能是我們遺忘「氣節」的藉口嗎?千百年來,「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俗語聲猶在耳,莫非我等,真的連「匹夫」都不願當了嗎?

如此,自然就要引出其次的問題:「如我等之草民,即便是拼了氣力,有用嗎?」

還好,這個問題,也有為數不少的人用行動給了我們答案。03年啥爾濱「寶馬撞人案」、07年的「周老虎事件」、10年「我爸是李剛」事件,等等等等,互聯網上的這些熱門事,一次次的告訴我們:一個人說一句話也許真的是蚍蜉撼樹,但若是每個「草民」都發一聲,便足以驚天動地。

最近看到台灣作家龍應台女士在84年寫的兩篇文章,一篇是《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另一篇是《生氣,沒有用嗎?》。文中所描寫的當年台灣,似乎與今日國內之現狀頗近,然彼時之一弱女子,尚且有如此膽氣與堅持,怎不令我等縮首畏尾者汗顏!

誠然,我等沒有那樣的好文筆,能以千百墨字蕩起人間正氣;更沒有高智晟、杜導斌、艾未未等人那樣的鐵骨,敢於為社會公義挺身而出。但至少,我等「匹夫」尚可以隻言片語,為那些勇者助聲。或更退一步,當我們面對那些醜惡,至少不去表達麻木與冷漠!恰如途聽所言:永遠不要傳遞悲觀,人們最不缺的就是這個。永遠不要傳遞冷漠和麻木,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這個。

曾經因利益取捨之事,引身邊一些朋友疑問:為何不能做大丈夫屈身之舉?答曰:恐他日,年高歲晚,受自心責罰而至難以自諒,故不為之。然時至今日,方覺自守清靜、獨善其身亦非良知使然。

醒一醒、動一動,若是「睡」久了,真會把我們心底最美好的東西「睡」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