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海生館參與南極研究 帶回生物土壤分析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8日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正修科技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與大陸南極考察隊攜手合作,首次參與南極科學研究團隊,採集10多種南極海生物及企鵝島 (Ardley island)土壤、鳥糞化驗分析。

參與研究的海生館研究員林家興與正修科大超微量中心技術人員許廷煒今天在正修科大舉行記者會,發布南極研究成果,由校長龔瑞璋主持。

林家興表示,這次採集10多種南極魚類與生物,其中小型甲殼類是南極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屬於最底層食物鏈,因食用藻類而含有大量脂肪,讓牠們在寒冷的海域生活,也提供上層食物鏈魚、企鵝等豐富的食物。

他在南極時取得各國有關小型甲殼類分布資料,他表示,將研究氣候、環境變遷對小型甲殼類的影響,以及分布改變,進一步分析對南極生物的影響。

林家興也提及在企鵝島的阿德雷灣捕獲南極新紀錄種毛絨紅海星,他表示,毛絨紅海星是在50公尺深水域捕獲。另南極新紀錄種海舌頭是海生館研究人員郭富雯在大陸中山站傳回的訊息,需等郭富雯3月底返國後才有進一步的訊息。

他表示,這次所有採集的生物將由海生館分析。

許廷煒採集企鵝島企鵝糞土層中持久的土壤與有機污染物,以及地衣,將由正修科大超微量研究中心分析成份,了解是否含有戴奧辛與多溴聯苯醚化合物。

中心主任張簡國正表示,戴奧辛與多溴聯苯醚化合物是環境荷爾蒙,蓄積人類體內會致癌,分析企鵝島土壤、植物、企鵝糞,了解戴奧辛、多溴聯苯醚化合物是否漂移到南極。

在大陸極地辦公室的支援協助下,郭富雯去年10月搭乘大陸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抵達南極大陸長城站及中山站,開始6個月的南極科研計劃,預計3月底返台。

林家興與許廷煒去年11月搭機到智利後轉搭乘智利空軍軍機抵南極長城研究站,進行2個月的科學研究,與大陸、德國、阿根廷、秘魯、俄羅斯、韓國、烏拉圭、印度、澳洲及智利等科學家交流合作,採集海洋天然物活性生物採集及極區生物的抗凍基因庫分析及標本採集,1月31日平安返抵國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