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台灣8、9歲學童 科學興趣最濃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綜合報導)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兒童在圖書館借閱率最高是科普書籍,而台灣的國小學童也普遍喜愛這類書籍,不過到國、高中與大學後,科普書籍借閱率卻下降,台師大圖書館館長陳昭珍表示,這須從教育制度面來探討,因國內科普書籍出版太少,加上內容無法配合課程,可能是最主要原因,期許未來能將科普教育深耕。

為提昇台灣學生低落的科普閱讀風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3日「世界書香日」於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台灣科學普及四十年研討會」,並邀請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臺師大副校長林磐聳、北醫大校長邱文達等,一同聯署科普閱讀的起步活動。

台師大副校長林磐聳談到,台師大2009年舉辦一系列活動推廣科普閱讀,一整年的科普書籍借閱率提昇了8.5%,他勉勵師大學生,除了在人文藝術外,也必須同時具備科學知識,未來不應該只是當老師,而是要當「全能的老師」。

目前台灣出版的科普書籍有73%的翻譯作品,本土原創著作卻只占27%,透過2010科普閱讀年,主辦單位呼籲社會:「我們需要更多科普大作家!」

研究顯示,8-9歲的學童對於科學書籍最有興趣,這種興趣在小學時會達到顛峰,但卻隨著年齡增長而逐年下降,陳昭珍認為,這恐怕與國內科普書籍出版量少有關,幾十年下來,台灣科普書僅有千餘冊,科學書如果寫太難,學生就失去興趣,若沒有與課程結合好,學生閱讀意願也會降低,應好好檢討教育制度。

臺師大校方和圖書館透過科普閱讀宣言,鼓勵校園師生閱讀科普書籍,重視科學素養養成教育,希望科學可以走進民間,將設立「科普好書100」專區,陳列推薦好書和簡介文字,定期舉辦相關主題之圖書資訊展,邀請科普名家舉行座談。

2010年是《科學月刊》創刊的40週年,它所積累的成果已經成為台灣社會應該疼惜的公共財,今年也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活動詳情歡迎上網查詢:http://case.ntu.edu.tw/SciMonthly40/。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