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台灣之心 文學之光 府城寄影

忘不了那羽葉、那蝴蝶,和那人的身影,兀自留在台灣文學館的門廊。

2009年秋日傍晚,那人遠從台北來府城,說是臨時來館參觀,如果碰得到就聊聊天,碰不到也可以看看文學世界如何變成展覽的物件,以及互動的視覺藝術。南方之城午後4點的西照日,餘溫隨著氣旋由海向著高地倒轉進來。台灣文學館大門前兩棵壯年鳳凰木,也許習慣了舊安平潟湖地表參雜著鹽薰味道的風,片片枯黃的小羽葉飄下來,草地上一隻紋白蝶乘著微風搏飛,越過樹梢,到那不知名的時空。

他就坐在鑲有詩句的燈箱矮圍牆椅面,站了起來,也沒張望,走向我。廿年沒見,也許青春打滾的天真已不復存在。當年大學草原上的詩篇文勝於質,囈語多過真實。如今歷經了台灣解嚴,躬逢民主浪潮,才知世變亂局個人渺小。起風的時候,那羽葉,那蝴蝶,和我們一起重溫年少的文學情懷。人生旅途有遠人的探望是幸福。為這幸福,回贈以詩句,作為府城寄影的註腳:

文學館下班後不回家

老建築閃耀夜的金光

新古典歐風矗在華南磚瓦巷

穿戴著歲末百年的聖誕行儀

我散步到更遠處鯤鯓之堤

安平海,堆成了府城高地

貿易風,碰到了五色人等

擦肩而過的體味似曾記憶

嘿!正是台窩彎舊日汗香◇

(本文作者現任國立台灣文學館公共服務組組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