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散文隨筆
現代散文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名句中的人生
古文觀止
俗世浮塵
角落的芬芳
淘氣薇薇記事簿
救護車生涯札記
塵俗印記
畫外思絮
散落人間的文字
現代散文
散文短章:夏日繁華
好像怕大地的光熱不夠用似的,太陽把白天拉得足夠的長。在灼人的氣息和蔥蘢的綠色包圍下,萬物的生命呈現出波瀾壯闊的宏大氣勢。
散文
夏日
2022年7月4日 12:31 AM
夏日隨想
母親從鄉下老家來到城市,她的第一感覺就是城市的擁擠和炎熱。街上車輛多,公交車上人多,各類建築物密密匝匝,讓人感覺透不過氣…
夏日
散文
2022年6月28日 11:54 PM
寓言體散文:船
在一個奇異世界中,沒有陸地,只有廣闊無垠之大海。而在這個世界之人都生活在一艘艘大船裡,有的船為藍白色,有的船為三色,還有的為花色,相互之間並不近靠,各自航行。
寓言
散文
船
2022年6月25日 1:01 AM
楚國狂士接輿夫妻明禮尚義
春秋時代,楚國有位隱士接輿,行為舉止不同於一般人,他狂放不拘,傲岸自大,不顧他人的感受,看起來癲癲狂狂,所以被稱為「楚狂」。
接輿
隱士
列女傳
2022年6月23日 11:00 AM
抱貧守正 生死如一的黔婁夫妻
歷代都有特立獨行的寒士,往往到深山或偏遠的海角天涯去生活,他們在物質方面或許常常是窮困、匱乏的,但在精神上卻自有一套豐足的生命哲學。
黔婁
貧士
2022年6月13日 6:13 AM
那時,我們曾經「亂點」
年輕時讀《三言二拍》,記得有一段故事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多年過去了,伴隨著人間滄桑、世道運轉,這段故事也早忘了,唯「亂點鴛鴦譜」作為帶喜劇色彩的一個詞組,尚存腦子裡至今未忘。
三言二拍
上海
童年
散文
2022年5月25日 1:34 AM
體悟故事傳說的真義
這齣戲,還得從久遠的人神共存的時代說起,戲裡這個城堡,是個信神的國度,人民相信一切是神的恩賜,城堡在國王賢明的治理下,人人相親相愛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5月21日 1:26 AM
等待 純真初心的歸來
這條路兩旁種滿了的芒果樹,在三月節裡,結了青綠果實,疏疏落落上墳的人,迤邐至應公廟前,午後陽光的淫威在樹葉間穿梭,瑞弟穿著拖鞋,掮著鋤頭走在前頭,鋤柄上掛著的畚箕在背後幌盪著。
散文
初心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5月6日 3:50 AM
聆聽 原始的寧靜
這隻黃額毛的水鴨白嘴巴埋進水裡,長尾巴跟著翹了起來,在水面閃了一瞬,緊接著,兩片翅膀在綠水上,劃出兩道圓弧漣漪,於是,氣氛熱鬧了起來。
散落人間的文
寧靜
2022年4月20日 5:54 PM
怎麼會這麼好喝
細雨紛飛的上午十點,我為自己萃取一杯純然的咖啡,當琥珀色入眼,我深深深深地呼吸,此時咖啡豆經烘焙後的焦糖味、果香便齊聚鼻心,輕啜一口入喉瞬間,口中自然地說出:「哇!怎麼這麼好喝!」
咖啡
散文
2022年4月4日 1:42 PM
月琴啊,我的原鄉聖地在哪裡
思想起,祖先鹹心過臺灣,不知臺灣生作啥款,海水絕深反成黑,海山漂浮心艱難。黑水要過幾層心該定,遇到風颱攪大浪,有的抬頭看天頂,有的啊心想神明。神明保佑祖先來,海底千萬不通做風颱,臺灣後來好所在,三百年後人人知。
思想起
陳達
唐山過台灣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4月2日 12:45 AM
溪洲讀經班側記
車子轉出村中小道,來到雙線道的馬路上,來往車輛極少。一車四人緩緩往溪洲國小而去,方老師二十年來的讀經班就設在那兒。車上,阿玉、方老師是讀經班的老師,姐姐和我則是慕名去觀摩的…
讀經班
清明節
2022年4月1日 11:25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三:最後一代「眷村川語」的故事
老哥與我在松街療養院陪母親的那些日子裡,我們母子三人使用的語言通常是「普通話」,但是因為咱弟兄倆的共通語言是「眷村川語」,所以兄弟倆不時會以這介於普通話與川音之間的「怪腔怪調」交談。當然,我母親本就是位語言天才,在我們兄弟倆的「眷村川語」交...
謝行昌
2022年3月24日 12:59 PM
散落人間的文字:來福明天要去旅行
懷想從庶民生活中走來,舊歲月裡的素樸已渺然不見,驚覺只有喚醒善念,回歸傳統,才能找回善良,悠遊天真無邪的境地。
散落人間的文字
王金丁
2022年3月9日 12:22 AM
珠玉比麟兒
《鎖麟囊》是我最喜歡的京劇之一,劇中描述富家小姐薛湘靈在出嫁當天遇暴雨,為了避雨,花轎暫停在一個叫做春秋亭的亭子避雨。同時,巧遇也在同一天出嫁、同在春秋亭下避雨的新娘趙守貞。
鎖麟囊
玉石
君子比德於玉玉
2022年2月28日 12:12 AM
散落人間的文字:驢車爬上了來德山
梅姑坐驢車裡正擔心著那瘦驢兒,一旁白髮老人卻抓著車篷柱子,鎮靜的一聲鼓舞,驢兒聽到了,仰起頭,兩股大腿用了勁,驢車一口氣衝上斜坡,這時,一陣風掠過來…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2月27日 12:12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二:從母親準備的除夕年夜飯談起
又是一年的臘月,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在台灣時,母親準備的除夕年夜飯。 六十多年前,我們全家都還住在眷村(高雄鳳山的黃埔新村)裡,我們的眷舍的總面積大概還不到二十坪,以當年之生活水準,我們兩大兩小的一家四口是絕對夠住的。但是每當年終時,我們...
謝行昌
2022年1月28日 1:29 PM
台灣鄉土文化——生養一代代人的石滬(二)
自吞霄至淡水,砌溪石沿海,名魚扈;高三尺許,綿亙數十里。潮漲魚入,汐則男婦群取之;功倍網罟。 ──《諸羅縣誌 卷八》
石滬
台灣鄉土
鄉土文化
散文
2022年1月25日 12:28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一:父親的針線包
這是一個平凡但非常實用的針線包,早已超過其使用年限,但幾十年來我一直捨不得丟棄它,因為它是除文稿之外,父親所遺留給我的極少數實體物件之一。 這草綠色的針線包,是早年國軍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簡稱聯勤)所屬的被服廠,生產發放給全軍將士們使用...
謝行昌
達拉斯
2022年1月21日 11:02 AM
散落人間的文字:伊在燈火闌珊處
在貧樸的歲月裡,一切都是那麼清新、簡單、自然,倏忽幾十年,是慢長也是瞬間;現在,環境變渾濁了,人情也趨淡薄,幡然驚覺過去的東西不見了,開始回味縈繞心中醇美的愁緒,渴望陳舊的鄉愁的溫潤,也回憶起那質樸、淳淨、青澀的感情。
散落人間的文字
散文
回憶
王金丁
2022年1月21日 1:27 AM
台灣鄉土文化——生養一代代人的石滬(一)
我的故鄉後龍曾經有過高達23座的石滬,現在只餘碩果僅存的兩座。
石滬
散文
故鄉
2022年1月19日 1:42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電影本事,馬,與父親的詩(下)
我父親既然是黃埔島「騎兵科」出身,喜愛馳馬是理所當然的。自1951年到1957年的六年期間,父親都在高雄縣鳳山鎮任軍職,1955年以前,在鳳山復校的陸軍官校還設有「騎兵科」,所以校內大概駐有至少百餘匹軍馬。早年每逢六月十六日的黃埔校慶日,老...
謝行昌
2022年1月7日 9:23 AM
松街的故事之九:電影本事,馬,與父親的詩(上)
1950年代初期,我們全家落腳在台灣南部,高雄縣鳳山鎮的黃埔新村。那時候,高雄五塊厝的「衛武營」還是陸軍二軍團(大概是現今之八軍團)之總部,方圓五十公里內,少說也駐紮有兩個師的陸軍戰鬥部隊,還有好幾所軍事院校,再加上聯勤的兵工廠與被服廠等,當年的「六十萬大軍」,可能有四、五萬以上的陸軍人員就在鳳山鎮附近工作,所以每逢週末與假日,滿街熙來攘往的,都是穿著草綠色軍服的陸軍人員,他們除「瞎拼」外,多半是在夜市裡逛逛,或是看場電影。
謝行昌
松街的故事
電影
2022年1月7日 9:18 AM
散落人間的文字:車聲若響
純樸的故事永遠不會褪色,五十年前,公車裡上演的寫實劇,至今,戲中人物仍時常浮現腦海裡,那位率真性情的老太婆最是色彩鮮明。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1年12月23日 7:14 AM
散文:開在寒冬裡的花
開在寒冬裡的花註定有著不凡的風采。 雪花,是開在天空中的奇葩,它以天為幕,以地為台,它的家園在何處?為什麼在虛空中綻開?它的到來讓大地也陷入沉思…
散文
2021年12月5日 12:25 AM
散文:神奇的玉蘭
不知該稱為花中樹,還是樹中花。玉蘭,又曰木蘭。花分白紅,白是玉蘭,紅謂辛夷,可入藥。
散文
玉蘭
2021年12月2日 12:22 AM
散文:冬日四章
冬,始於一場突來的寒風,卻不知要止於何時,停於何處。
散文
冬日
2021年12月1日 12:12 AM
散文:晚秋的野菊花
時光在秋季裡漫延,晴朗的天氣仿佛是打開了天窗,天邃遠淡藍,淡淡的思緒讓人去遐想天宇,遐想屬於自己世界的一抹紅陽。
散文
晚秋
野菊花
2021年11月13日 10:33 PM
松街的故事之八:我的九舅公范新懷(下)
九舅公是家中長子,在我母親的成長歲月中是她的主要「靠山」之一,在親情上,她本就相當依賴這位舅舅的。當范新懷得知甥女在北平遭他姐夫﹝我的繼外公﹞冷落時,立即挺身而出,表態願意供她一直到讀完大學。所以我母親在北師大女附中讀完高一之後,立即奔赴青島,在自己外公、外婆與九舅之照應下,畢業於青島女中高中部。
謝行昌
松街的故事
2021年11月12日 12:20 PM
散文:悠悠桂花香
抗戰前,我母親童年時住在南京,她記得那時大多數人家的院子裡都有桂花和臘梅,秋冬兩季馥香怡人,臘梅撲鼻,桂香薰漫。
散文
桂花
紅樓夢
2021年11月7日 1:05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8117 條記錄
見利思義 這兩人竟為互讓財產驚動官府
【名作故事】蘇軾《寒食雨》 逆境中超凡的昇華
徐君偶然救下一乞丐 十餘年後海島奇遇曉因果
【未解之謎】通行靈界的科學家之四:天國的婚姻
情繫道緣 石匠的祈禱令少女起死回生
穿越迫害的藝術家梁玉的琵琶緣
【名作故事】賞讀王羲之《蘭亭集序》
古文裡的大智慧——張仲景《傷寒論》序言
從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來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