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文學賞析
唐詩
唐詩
【品讀唐詩】讀李賀至文 一曲箜篌驚為天人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種美麗的箜篌樂器,它的頭部如鸞鳳回眸,造型如一彎新月,聲音清脆高遠而多變。有一位頂級的梨園樂師,天子一日一次召見,王侯將相立馬迎,當朝詩人爭相為他寫詩。
品讀唐詩
李賀
李憑箜篌引
中國音樂
中國傳統樂器
2023年5月28日 8:38 AM
李白七言絕句賞析——靈動奇絕
本文品讀四首李白的七言絕句,領略生花妙筆的飄逸風采。
李白
七言絕句
早發白帝城
春夜洛城聞笛
望天門山
2023年4月24日 10:23 AM
觀「一鶴沖霄」便引千古佳作
唐朝詩人劉禹錫,他命運坎坷遭逢二十三年的貶官生涯。他沒有因為被貶而消沉,而是樂觀地面對人生,在逆境中尋求精神的昇華。在人生低谷時,創作了大量詩文。其中有一首詩《秋詞》被流傳千古,這首詩在浩如煙海的詩文裡如明珠般閃耀。
秋詞
劉禹錫
詩豪
2023年4月18日 10:29 AM
千古名篇《長恨歌》經典詩句知多少?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精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縱使天長、地久也都會有盡頭,而這一份愛情的遺恨卻將永無休止。這一穿越時空和生死的長嘆,是楊玉環的心聲,還是詩人的感慨抒發呢?
《長恨歌》
唐玄宗
楊貴妃
白居易
2023年4月9日 10:25 AM
【品讀唐詩】跟著白居易 賞初春西湖之美
你去過西湖嗎?你知道遊覽西湖的最佳視角和路線嗎?中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送來了一份來自一千多年前的遊湖攻略。
品讀唐詩
白居易
西湖
錢塘湖春行
2023年3月29日 9:00 AM
不愛名利愛吟詩
唐代詩人司空圖,是一位看淡名利的隱士。他的這首《山中》活潑有趣。全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凡鳥愛喧人靜處,閒雲似妒月明時。 世間萬事非吾事,只愧秋來未有詩。」 風,時小時大,時緩時急。
唐詩
司空圖
2023年3月27日 1:00 AM
【品讀唐詩】幽人獨往來 歸隱山水的孟浩然
開元年間的長安城,突然多了一個大齡書生的新面孔。四十歲的他,一襲白袍樸素無華,憑一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在太學賦詩奪魁。一夜之間,孟浩然的大名傳遍公卿。
品讀唐詩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隱逸文化
山水詩
2023年3月22日 4:36 PM
【品讀唐詩】幽草黃鸝 清麗詩風背後的祕密
中唐時期的建中年間,江南的一座偏僻荒蕪的古郡,迎來了它的新一任長官。他雖是一郡刺史,也不過是個被朝廷外放的,難有作為的閒散官員。空有治世之才,卻無用武之地,於是他走進青山綠水,過起了半吏半隱的生活。
品讀唐詩
唐詩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山水田園詩
中唐
2023年3月13日 8:45 AM
品讀唐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之況味
人到中年,人生四季之旅也走到了生命的秋天。在這個象徵著收穫的年紀,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家庭美滿,有的人,還在路上踽踽獨行。
品讀唐詩
溫庭筠
商山早行
羈旅行役
晚唐
2023年3月9日 11:00 AM
【品讀唐詩】詩佛王維送別 雲無盡處話離情
那是盛唐的某一天,或許在朝雨打濕新柳的客舍前,或許在暮色點染長河的荒城外,或許在行車揚起暮塵的古道邊。一對策馬並行的好友,終於走到了分別的歧路。他跳下馬,遞給朋友一杯酒,依依不捨地問道:「你要去哪裡呢?」
品讀唐詩
王維
送別
盛唐
隱逸
2023年2月28日 9:28 AM
【品讀唐詩】被譽為唐人七絕第一的邊塞詩
聽,蒼茫的塞外沙場,又響起了雄壯的戰鼓號角。看,遙遠的西北邊地,又燃起了無盡的烽火狼煙。無數大唐的好男兒,金戈鐵馬奔赴萬里之外的邊關,追尋建功立業的理想,實現忠君報國的榮耀。
王昌齡
出塞
邊塞詩
七絕
品讀唐詩
2023年2月22日 9:27 AM
【品讀唐詩】詩仙李白的「尋隱者不遇」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
品讀唐詩
李白
尋隱詩
唐朝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2023年2月6日 8:48 AM
【品讀唐詩】那一場曠世絕豔的盛唐劍舞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杜甫
中國傳統舞蹈
公孫大娘
劍器舞
品讀唐詩
2023年1月14日 9:27 AM
尋隱不遇:唐詩裡美好的憾事
青松嶺下,是我尋尋覓覓、徘徊又佇立的背影。白雲深處,是你瀟瀟灑灑、超然而飄渺的風姿。隱者,是一個愈是努力深藏行跡,愈是讓人不辭辛勞地追尋的神秘名字。
尋隱詩
賈島
品讀唐詩
隱士
2022年9月3日 8:06 PM
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之《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朝詩人的這首《滁州西澗》被認為是非常有意境的一首風景詩。讀起來確實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唐詩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寄情山水
2022年7月12日 12:13 AM
唐詩欣賞: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這首詩是為了唱和元稹的「霓裳羽衣」詩寫的,但元稹的這首詩已失傳。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宮廷舞之一,它融詩歌、音樂、舞蹈於一體。
霓裳羽衣曲
唐詩欣賞
白居易
2022年6月6日 1:09 AM
【唐詩漫談】祖席離歌 江河碧空
白居易說「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作為中國文化頂峰之上的明珠,唐詩當然就是這樣的「好詩」。那麼,唐詩怎麼「會」「天意」呢?一言以蔽之,表現「真正的人類文化」,寫盡人性之真、之善、之美。
唐詩漫談
唐詩
2022年4月26日 10:10 AM
雪夜訪戴 詩畫風流
東晉時期的一場雪,因浸著那個時代的風流氣韻,顯得格外晶瑩澄澈。那場雪降臨在山陰,讓出身世家大族的王子猷,驀然生出了吟詩之興和訪友之心。
雪夜訪戴
王子猷
李白
剡溪
黃公望
2022年3月29日 11:10 AM
讀詩詞:漁父之意不在魚
他一簑煙雨,一桿風月,與桃花為鄰,以鷗鳥為侶。搖櫓清歌,他自沉醉青山綠水,任南北東西逍遙遊賞。
品讀唐詩
大唐詩人
漁父
張志和
船子和尚
2022年3月23日 11:00 AM
讀詩詞:欲話去年今日事
猶記得去年的一個春日,桃花開得灼灼,他邂逅了樹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視,心馳神搖。不知是桃花映紅了美人的面容,還是姣好的容顏照亮了繁盛的花樹?
品讀唐詩
品讀宋詞
崔護
歐陽修
去年今日
2022年3月16日 6:49 PM
【唐詩漫談】骨肉別離難 親人天一方
古代別離詩多寫友人之別。清人《唐詩三百首》中,別離詩占十分之一,寫骨肉之別者僅一首,即韋應物《送楊氏女》…
唐詩漫談
別離
渭陽之思
思無邪
2022年3月14日 11:00 AM
【唐詩漫談】白雲無盡送歸人
隱士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獨特現象,於政治、文化都有影響。什麼是隱士呢?就是一些有道德、有才幹的人,由於某些原因沒有進入官場,或者做了官後又離去歸隱。
唐詩漫談
隱逸
唐詩
2022年2月8日 11:22 AM
【唐詩漫談】離別時的豪爽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掃送別詩中的悲愴之氣和悲苦之態,使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躍然紙上……
唐詩漫談
離別
王勃
李白
唐詩
2022年1月27日 2:00 PM
李白詠月藏玄機 你看出來了嗎?
千百年來,月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有多少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令人嚮往,有多少關於月亮的詩、詞、歌、賦讓人傳頌,詠月佳句,意象豐富,內涵深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盡的韻味。
李白
詩仙李白
明月
詠月
故鄉
返本歸真
明慧之窗
2022年1月16日 11:46 AM
【古韻流芳】 依依似君子 劉禹錫的歸真之路
「牡丹真國色」、「依依似君子」出自大唐詩人劉禹錫(772年-842年)的詩,雖然這兩句一個詠牡丹,一個詠青竹;一個象徵繁華富麗,一個象徵守節清虛,二者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卻在詩人的一生中,竟也相得益彰。
古韻流芳
劉禹錫
詩人
唐朝
牡丹
修煉
2021年10月29日 11:15 PM
【古韻流芳】張九齡《望月懷遠》詩人遇見的月光
無論從政治還是文學方面,張九齡都可稱得上是「嶺南第一人」了。他去世後,安史之亂也很快爆發了,他成了盛唐最後一位名相,被人追憶;而他筆下的明月光,也定格成盛唐別具一格的壯美畫面,被後人永遠銘記。
古韻流芳
唐詩
詩歌
明月
相思
唐朝
張九齡
2021年8月19日 4:22 AM
【古韻流芳】生死劫後淡功名 賀知章的仙緣
賀知章年輕時就以詩文揚名,是少數仕途順遂的大詩人,但是到了老年,他突然決定辭官回鄉。賀知章傳世的詩歌不多,但是他的代表作,幾乎是人人都能背誦的經典,比如寫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詠柳》,還有就是他晚年所作的兩首《回鄉偶書》
古韻流芳
賀知章
李白
唐詩
詩歌
傳統文化
《詠柳》
《回鄉偶書》
2021年8月11日 11:47 PM
【唐詩漫談】人世多神仙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以為是個神話。不過,八仙之中的張果老可是正史有錄,如《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全唐詩》載張果老《題登真洞》詩一首,修成金骨煉歸真,洞鎖遺蹤不計春。 野草謾隨青嶺秀,閒花長對白雲新……
唐詩漫談
唐詩
張果老
呂洞賓
2021年8月8日 6:28 PM
【古韻流芳】白居易《觀刈麥》嘆民間疾苦
白居易不僅是一位有責任感的詩人,也是盡忠職守的官員。他主要生活在唐憲宗時代,憲宗是盛唐之後很有作為的皇帝,曾大力征討藩鎮,讓唐朝再次出現統一的中興局面,史稱「元和中興」。白居易一生中,既有《觀刈麥》這樣的諷喻詩,也有《琵琶行》這樣的抒情敘事詩。
古韻流芳
唐詩
白居易
詩歌
傳統文化
2021年8月7日 9:16 AM
【古韻流芳】創清新詩風 賈島「推敲」造新詞
盛唐過後,雄渾昂揚的詩歌氣象有所減弱,一批崇尚清新奇僻詩風的詩人出現了,「詩僧」賈島就是這類詩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題李凝幽居》。
古韻流芳
唐詩
賈島
《題李凝幽居》
詩歌
傳統文化
2021年8月5日 12:24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420 條記錄
萬物有靈:忠臣義士遇難 老虎為他安葬
【品讀唐詩】讀李賀至文 一曲箜篌驚為天人
從爭吵的「對方」到相互學習的「三人行」
一種情景開啟記憶 一聲召喚令人醒悟
微不足道的小善利己利人 讓自己更幸福
學會放下,幸福就來了!
中華傳統母親花是哪一種?
【救世古鑑】偏執滅佛的可怕後果 遭五刑株連五族
夏禱:美的誕生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