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唐詩(3A)

作者:朝暉
唐詩二首。(圖片由朝暉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03
【字號】    
   標籤: tags: , , ,

第三課

一、天浩浩,日融融。(一東)(選自《聲律啟蒙》)

貧對富,對通;
野叟對溪童。
鬢皤對眉,齒皓對唇紅。
天浩浩,融融;
佩劍對彎弓。
半溪流水,千樹花紅。
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
女子眉纖,下現彎新;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下劃線字為入聲字)

注釋及說明:

1. 貧對富,塞對通:塞,閉塞。表示阻隔、封閉等,讀音「色」(入聲)。例句:

貧窮心苦多無興,富貴身忙不自由。(唐‧白居易)
候病須通脈,防流要塞津。(唐‧白居易)

2. 野叟:村野老人。溪童:溪邊玩耍的兒童。例句:

元‧張養浩《秋日村居》:「倚松野叟清於鶴,偷果溪童捷似猿。」

3. 鬢皤:兩鬢斑白。|眉綠:①指女子畫眉顏色好,呈青黑色。唐‧韋莊《秦婦吟》:「北鄰少婦行相促,旋拆雲鬟拭眉綠。」②形容遠山如女子娥眉,翠黛霞披。南宋‧葛郯《念奴嬌》:「一朵巫陽休悵望,且看家山眉綠。」古典近體詩中沒有「鬢皤」對「眉綠」的例子,筆者原創一聯云:蒼山落照修眉綠,明月西風客鬢皤。

4. 浩浩:廣大無際貌。《詩經‧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唐‧孔穎達疏:「浩浩然,廣大之旻天。」|融融:形容陽光和暖;明媚。南朝‧宋‧鮑照《採桑》詩:「藹藹霧滿閨,融融景盈幕。」

在唐詩對仗中,疊字與疊字只要平仄相對都算工對,不一定要詞性相對。比如,浩浩與融融都是形容詞,但也可以與其它疊字的動詞或數量詞相對。南宋‧趙蕃:「飛飛望絕千山鳥,浩浩心馳萬里鷗。」對句中「飛飛」是動詞飛行貌。清‧弘曆《過秋瀾村》:「春氣融融時作暖,山雲片片忽韜晴。」對句中「片片」是數量詞。

5. 佩劍對彎弓:彎弓,①挽弓;拉弓。西漢‧賈誼《過秦論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古典近體詩中沒有此例,筆者原創一聯云:習武少年常佩劍,巡邊老將善彎弓。

6. 芰荷:指菱葉與荷葉。《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唐‧趙嘏《憶山陽》:「芰荷香繞垂鞭袖,楊柳風橫弄笛船。」

7. 新月:原意指黃曆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或黃曆月逢十五日新滿的月亮。課文中指的是女子的纖眉形狀如彎彎的月亮。

8. 萬丈長虹:長虹指彩虹。「萬丈長虹」借指高人雅士或壯懷激烈,或落筆詩詞氣象萬千,猶如萬丈彩虹。南宋‧陳亮《謫仙歌》:「會須乞我乾坤造化兒,使我筆下光焰萬丈長虹飛。」

二、六首押「一東」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1. 偶吟 唐·

人生變改故無窮,是朝官今野翁。
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蕙荷中。
無情水任方圓器,繫舟隨去住風。
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

注釋:①野翁:山野老人(詩人自稱)。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陽,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書(正三品)致仕,這首詩也是退休後寫的。②朱紫:古代高官的服色或服飾,大多為紅色、紫色官服。本詩以「朱紫」借指官場。③蕙荷:蕙帶(蕙草為佩帶)、荷衣(荷葉為衣裳)。出自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本詩以「蕙荷」借指退隱、隱居。白居易多年於官場浮沉,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自此未再回長安,處於半退隱狀態。白居易曾寫詩描述在洛陽的這一段生活情況《達哉樂天行》:「達哉達哉白樂天,分司東都十三年。」④方圓器:方形或圓形的(盛水)器物。比喻環境條件的限制。⑤不繫舟:沒有繫繩於岸邊的輕舟。比喻心無執著牽絆。出自《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敖遊者也。」⑥江東:參考第一課註釋。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江東多有故舊。

全詩大意:人生際遇的變化有很多種,之前是朝廷官員,現今是無羈絆的山野老翁。長久寄身於官場之中,後又逐漸抽身處於退隱狀態。水因為沒有情的掛礙故能讓任何形狀的容器盛放,輕舟因無牽絆故能乘風破浪。依然對鱸魚、蓴菜等美味佳餚感興趣,來春或許會去一趟江東旅行(拜訪故舊、品味美食)。

詩評:這首詩可以說是白居易的人生感悟,雖久寄官場,卻能保持一顆純真的心態。一位儒家的修行者,雖然有情在,但只要不被人情所牽絆,就能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開心地生活及修行。又如不繫之輕舟,乘風破浪,航行於滄海之上。在對仗方面,以「久寄形」對「漸抽身」;「無情水」對「不繫舟」,這種七言句型結構不常見,但在加強語氣及傳達意圖時有很強烈和獨特的效果,值得學習和借鑑。一般這種三字對用在句尾較多。比如,唐·李頻:「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唐‧溫庭筠:「屏上樓台陳後主,鏡中金翠李夫人。」

尾聯「猶有鱸魚蓴菜興」好像從塵世的漩渦中解脫出來,給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陸游的詩句「悠然更起扁舟興,秋水門前五尺深。」(《病思》),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2.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遠空,紫雲香駕御微風。
漢家城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
向浦回舟萍已,分林蔽殿槿初紅。
古來徒羨橫汾賞,今宸遊聖藻雄。

選題說明:在《全唐詩》中有很多應制詩;燕享應制,也是古代詩人政務生涯的一部分,有很多優美的詩篇出於此類場合。這是學習唐詩、研究傳統文化不可忽視的部分內容。所謂的「應制」即應皇帝的旨意而製作的詩文。沈佺期的這首詩被古代文人評為應制詩的壓卷之作。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音律調暢,駢麗精工,初唐壓卷。」

注釋:①興慶池:初名隆慶池,後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而改名。在長安城興慶宮內,方圓數頃深數丈,兩岸積翠垂楊,風送荷香,池東北方有遍植芳草名花的小洲,著名的沉香亭在其上。②澄潭:指興慶池池水清澈,澄謐如深潭之水。③映遠空:指天空的景色倒映在水中。④紫雲:紫色的祥雲,本詩比喻皇帝的車駕。古代傳說天子出行,車駕帶著紫色祥雲。⑤香駕:香輦;后妃的代步工具。在唐代,皇宮內活動,皇帝如果乘車駕或馬匹[1],后妃以步輦從。⑥漢家:本詩指大唐的皇宮內城。⑦秦地:本詩指長安城,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均屬秦國。⑧向浦:回向池岸(行舟)。⑨分林:樹林分片。⑩槿初紅:木槿樹紅花初開。⑾橫汾:典故出自東漢‧班固《漢武故事》,漢武帝巡幸河東郡(今山西省運城市),在汾水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中有「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句。後因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宴賞或其作品。景龍四年(公元710年4月),唐中宗李顯「幸隆慶池,結彩為樓,宴侍臣,泛舟戲樂。(《舊唐書‧本紀‧卷七》)」,沈佺期的這首詩就是寫於當時。⑿宸遊:帝王出遊。⒀聖藻(音早):皇帝的詩文作品。唐中宗李顯的這篇作品沒有流傳下來。

全詩大意:興慶池水碧綠清澄,如明鏡般映照遠空。皇帝與后妃的車駕到來,微風中帶著清香。大唐的皇宮內城如天上宮闕;整個長安城在秦嶺山脈的簇擁下,似鏡中、似幻中。返棹向岸邊駛去,那裡萍葉已綠。古樸的宮殿在分片樹林的掩映下,有紅色的木槿花初開。古來令人羨慕的橫汾宴賞,今天我們不僅遇到了,還賞讀了皇上的優美作品。

詩評: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極為典麗,描寫的角度更是出人意料之外。比如「秦地山川似鏡中」,想要看到這個景色,只能是一位神仙飛到高空中,拿一面大鏡子照著整個長安城及周圍的山川才行。這也給我們今後的近體詩創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寫景方法。全詩不僅謹守格律,而且四聯均對仗。|明‧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將「天上」「鏡中」影出池來,妙妙。|清‧李因培《唐詩觀瀾集》:「『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寫景空闊,妙在池上收納而入。」|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起句破興慶池,次句破宴,皆帶興像。中二聯,兩大景、兩細景分寫。收侍宴應制。氣象高華渾罩,與右丞(王維)同工。」|清‧張揔《唐風懷》:「漢家」二語,指點生雲煙,故知妙筆自挾靈雋之氣。

3.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唐·岑參

 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旗翻渭風。
弟兄皆許,天地荷成功。


注釋:①奉送:奉旨相送。②李太保:太子太保李光進,唐朝著名的軍事將領李光弼的弟弟。也是一位英勇善戰的軍事將領。太子太保為從一品,這是一個虛銜,指李光進享從一品的俸祿。③御史大夫:與渭北節度使均為正二品官職名,御史大夫是李光進在朝廷中的官銜,到地方去兼任節度使。渭北,指渭河水以北地區,治所在現今陝西省富縣一帶。「大夫」,表示官職,「大」讀音「da4」;表示醫官或醫生讀音「黛」。④未央宮:本詩指唐朝的皇宮。⑤登壇:節度使是很重要的地方領兵將領,在離京赴任之時要登壇祭天,舉行隆重的儀式。⑥總戎:祭天后會被授予節度使的統軍旌節;唐制,節度使賜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面軍中大旗。因此總戎也可指節度使。⑦上公:指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周成王時期,姜太公為太師,周公旦為太傅,召公奭為太保。這句是指李光進的哥哥李光弼,曾被授予太尉(正一品)兼中書令。⑧副相:御史大夫的別稱。|漢司空:漢成帝時期,御史大夫也稱為大司空。這一句稱讚李光進。⑨關西:大散關(陝西省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以西謂關西。李光進曾經在關西一帶打過仗,所以作者稱讚他「弓抱關西月」。⑩旗翻:節度使為一方軍政大員,因公出行有專門的儀仗隊、旌旗等。「旗翻謂北風」是祝李光進此次去渭北上任,會把不正的局勢或風氣變正。⑾許國:報效國家。⑿荷(讀音賀):承受,承擔。

全詩大意:詔令出自大唐的皇宮,李光進太子太保在西郊祭壇祭天並被授予節度使的統軍符節。他哥哥李光弼如西周時期三公之太保,李光進如西漢的大司空,都是威名顯赫。李光進曾經在關西一帶英勇作戰,這一次去渭北履新,也必定能安定一方局勢。他們兄弟倆都盡忠報國,天地保佑他們必定成功。

詩評:此詩氣勢磅礴,寫出軍中大將的赫赫聲威。岑參不愧是善寫邊塞詩歌的詩人。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弓』與『旗』皆隨常景,點入『關西』『渭北』,便切渭北節度,而『抱』字『翻』字,尤使句中有力。」這是說,節度使這樣的大將軍披掛上馬之時,肯定帶著弓箭,身邊還有軍旗護衛隊,這是常景,切合其身分。而『抱』『翻』二字讓句子更有力度感。

清‧顧安《唐律消夏錄》:此等詩縝密闊大,留以為式。高(適)、岑性情開朗,故詩皆爽健。其不至於淺薄者,以高能用折筆,岑能用添筆也。

清代盧麰、王溥編註《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通首典切莊警,只此大有功力,結筆渾莽,尤是絕塵。在此家亦為僅見。三四典切,五六尤是生雋句。「抱」「翻」二字法老厲,而「翻」字尤生動。

三、附註:

1. 據唐‧李濬《松窗雜錄》援引唐《禮樂志》載:唐《禮樂志》曰:「清調、平調,房中樂遺聲。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牡丹花),會花方繁開,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文中的「照夜白」是唐玄宗時期的一匹名馬。唐朝的皇宮範圍很大,唐玄宗在宮中活動時,不乘車駕或步輦,而是以名馬照夜白代步。@*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夜歌》這首詩大約創作於韓愈正式擔任國子博士。韓愈從貞元二年出道,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失敗,遭遇多坎坷。
  • 曉色猶存千里夢,春寒未冷兩鄉心。 已同玉露邀良會,先借祥煙寄好音。
  • 唐詩中格律詩的對仗句子,巧妙地運用了古漢語詞組的構詞法和平仄讀音,自格律詩在唐代出現後,古人創作了大量的名篇及對句,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代代相傳及誦讀。
  • 滄桑閱盡人間事,歲月消磨壁上痕。 寂寂青山繞村落,年年濁酒話寒溫。
  • 繽紛無數地,錯落幾多時。 門外紅山果,亭前白雪枝。 孤寒如自怨,寂寞訴伊誰? 寧抱冰霜老,不為蒲柳姿。
  • 欲同花語莫相違,一路尋芳近翠微。 晴雨偏宜秋草瘦,賞心最是稻粱肥。
  • 這一系列教材主要是教五歲以上,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用古漢語的四聲誦讀古典近體詩,學習過程中熟悉格律並嘗試近體詩創作。要學好中文,從小就應該偏向於文言文教學,古人的思維方式及古漢語的構詞法,跟現代人的觀念不一樣。文言文能學好,白話文不用教都會。
  • 沿對革,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 押「一東」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宋‧蘇軾《題楊次公蕙 》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