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10):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作者:薛馳
明仇英畫、文徵明書《孔子聖蹟圖》之《在陳絕糧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9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學而‧十》)

【注釋】

子禽:陳亢,字子禽。一說是孔子弟子。子禽在《論語》中出現三次,從其言語看似乎不是;或說是子貢的朋友。

子貢: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人,比孔子小三十一歲。「四科十哲」之一,屬「言語」科。擅外交,善經商。

夫子:古代的一種敬稱。皇侃《論語義疏》:「禮,身經為大夫者,得稱為夫子。孔子,魯大夫,故弟子呼為夫子也。」後為對老師的稱呼,或用以專指孔子。

溫、良、恭、儉、讓:敦柔潤澤謂之溫,行不犯物謂之良,和從不逆謂之恭,去奢從約謂之儉,先人後己謂之讓(《論語注疏》)。

【討論】

子貢終於在本章出場了。子貢的語言才能,獨步天下,縱橫家蘇秦、張儀幸虧晚生了一二百年。有個故事:齊國欲攻打魯國,孔子對弟子說魯國是我的故鄉,你們誰能夠救救魯國?子貢挑了這個擔子。他來到齊國,說服齊王去打吳國;又到吳國,說服夫差去打齊國;再到越國,促使勾踐攻吳;最後到了晉國,要其防範吳國。結果,五個國家的命運被改變了。《史記》評價道: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本章則彷彿一則小品,彰顯了子貢說話之高明。請看:子禽不解,悄悄問子貢:夫子來到一個國家,必定知悉它的政事,求來的呢?還是人家自願講給他的呢?子貢莞爾一笑,幽默地說:我們夫子,溫、良、恭、儉、讓,這樣就得知了。夫子之求,總該和別人不相同吧?

現代人離《論語》太遠,或許要問: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夫子所以得聞國政,不是夫子有心去求,也不是時君無故而與。蓋夫子盛德充積於中,而光輝自發於外。故其容貌詞氣之間,但見其溫而和厚,無一些粗暴;良而易直,無一些矯飾;恭而莊敬,無一些惰慢;儉而節制,無一些縱弛;讓而謙遜,無一些驕傲。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張居正還說:「子貢之言,不惟足以破子禽之疑,而使萬世之下,猶可以想見聖人之氣象。」的確,子貢講孔子,只用了「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字。這五個字既表現了孔子高深的修養,也作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精華而薪火相傳,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獨特品格。傳統中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這五個字的氣息。孔門教人,主要就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當然,對本章也要做點辨析。孔子五十多歲時,要救世,周遊列國,也是「溫、良、恭、儉、讓」,為什麼就沒有獲得哪國國君的信用呢?

南宋張栻說:「夫子至是邦必聞其政,而未有能委國而授政於夫子者,何與?蓋見聖人之儀形而樂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卒不能授以政者,則以夫私慾害之之故也。」

《史記‧孔子世家》則講:孔子絕糧於陳國和蔡國之間,知道弟子們心裡不高興,就問道:「《詩經》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徘徊在曠野中』,我如今就是這般落魄,我們的道不對嗎?為什麼落到這般境地呢?」

顏淵回應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如此,夫子還是堅持推行大道,不能被天下所容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是不被容納,才顯出是君子。君子應該注重修好自己的道,如果我們修養不好,那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我們修養好了,卻不被重用,那是這些國家的恥辱。他們不容納我們又有什麼呢?這時候才顯出我們是君子啊!」孔子聽完開心地大笑道:「是這樣啊,顏回,你要是有很多財產,我就給你當管家。」

可見,孔子之溫、良、恭、儉、讓,是自修,修己之心,而不是向外求、做給別人看的,講究的是無求而自得。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論語與算盤都是古老中國的產物,「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將「論語與算盤」結合,結果產生什麼功效呢?中國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又是從何而來呢?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以這三句話開篇,當有深意。有人說「一部《論語》是沒有形式上系統的」,實則不然。《論語》乃孔門七十子後學之討論編次所成,為什麼這麼編,自有其邏輯,隱而不顯罷了。孔子是聖人,弟子有七十二賢人,聖賢之說對人來講有很深、很廣的意義。
  •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 如果不「巧言令色」,那又如何「言」和「色」呢?孔子講「君子有九思」中提到,「色思溫」、「言思忠」(《論語·季氏》),大意是臉色要溫和,不可以令人難看;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孔門教學,不僅僅是教知識,也不僅僅是教技能,更注重的是養成生活良好習慣,純正品行,從而覺悟於道。
  •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後舉了三個事例,講人與人的相處之道,都反諸求己。 首先,「為人謀而不忠乎?」盡己之謂忠。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外人不一定確知,要省察自己內心,不得欺心。為什麼首先「省」忠呢?或許因為曾子是以「忠恕」二字體悟孔子之道的吧。
  • 本章為孔子論治國的大綱。「道千乘之國」,為什麼說「道」不說「治」呢?孔子傳承了「道統」,為國以道,講政教、教化,這大不同於近代以來的政治學。這裡的「道」字,又涵蓋了如下所說的五件事—敬、信、節用、愛人,使民以時。
  • 本章強調學習以修身、踐行為本。孔子教學,強調「文質彬彬」,因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就是說,質多於文就難免粗野,文超過了質又難免虛浮,文和質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君子。子貢也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沒多大區別了。
  • 《論語》開篇講「學而時習之」,這個「之」指什麼呢?就包括本章所說的四者——「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門教學是順著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慾,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減輕一點、賢賢之心加重一點,使生命境界不斷提升。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