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1):學而時習之

作者:薛馳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既是孔子一生之寫照,又是《論語》全書之精髓。(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9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一》)

【注釋】

1. 子:尊稱。此特指孔子。顧炎武《日知錄》:「周制,公、侯、伯、子、男,為五等之爵,而大夫雖貴,不敢稱子。」「《春秋》自僖、文以後而執政之卿始稱子,其後則匹夫而為學者所宗,亦得稱子,老子孔子是也。」

2. 學:《說文》:「斆,覺悟也。」即「覺悟所未知也」(《白虎通》)。

3. 時:在一定的時候,或在適當的時候。南宋朱熹解為「時常」,亦通。

4. 習:廣義,如練習、演習、實習、溫習等等,概指將所學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

5. 時習:錢穆《論語新解》指有三說。「一指年歲言。古人六歲始學識字,七八歲教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教書寫計算,十三歲教歌詩舞蹈,此指年為時。二指季節言。古人春夏學詩樂弦歌,秋冬學書禮射獵,此指季節為時。三指晨夕言。溫習、進修、遊散、休息,依時為之。習者,如鳥學飛,數數反覆。人之為學,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覆不已,老而無倦。」

6. 說:同「悅」。佛門亦有「法悅」或「法喜」之說,《華嚴經‧卷二》:「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

7. 朋:《易經‧兌卦‧象》曰:「君子以朋友講習。」孔穎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講習道義。」

8. 君子:可指「有德者」,也可指「有位者」,有德之人不一定有位。這裡指「有德者」。

9. 慍:怒。朱熹認為慍不是大怒,「心中略有不平之意」即為慍。(朱熹《朱子語類》)

【討論】

《論語》以這三句話開篇,當有深意。有人說「一部《論語》是沒有形式上系統的」,實則不然。《論語》是語錄體,乃孔門七十子後學之討論編次所成,為什麼這麼編,自有其邏輯,隱而不顯罷了。另一方面,孔子是聖人,弟子有七十二賢人,聖賢之說對人來講有很深、很廣的意義,後人只要不抱著反傳統的意識,怎麼去理解也不錯(深淺不同而已),這也如同「詩無達詁」吧。

竊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既是孔子一生之寫照,又是15,000多字《論語》全書之精髓。

孔子的一生如何呢?夫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孔子好學,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正因為孔子「志於學」,自然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一般人而言,學習開頭更可能是「不亦苦乎」,怎麼從苦變為樂呢?關鍵是要有「志」。當然了,是「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了。志立,礪志,漸漸學有所得,樂也就在其中了。這可不是抽象的,而是實在的,是一種境界。如果一個人僅僅知道吃飯可以解餓的道理而沒有吃到飯,還是餓嘛!真正吃到飯了,才能了飢。顏回是孔子最中意的弟子,他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這大概是好學的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吧。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孔子自己呢?活到老學到老。晚年學易,韋編三絕。自言「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學什麼呢?學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學」和「樂」兩字可謂貫穿孔子一生。

孔子從「十有五而志於學」,到「三十而立」,自成一家,開館授徒,聲名遠播,學生四面而來。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孔子那樣,但一個「志於學」的人,或多或少也有「有朋自遠方來」之樂,志同道合的人切磋琢磨,正所謂「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更深一層意義,則如《禮記‧學記》所說:「學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通過學習,「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此亦王化之初、入聖之階也。

孔子一生好學,生命境界不斷提升,乃至達聖人之境界。體現在哪裡呢?「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稍講一下「五十而知天命」。公元前497年,孔子開始周遊列國,這一年他已經55歲了。周遊列國不得用,還幾遭險境,「累累若喪家之狗」(《史記‧孔子世家》)。不少隱士曾勸阻他,孔子也知道時局禮壞樂崩,難以回天,為什麼仍要周遊列國呢?因為孔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天命,「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以此留給中華民族一段精神血脈。雖沒能像商湯、周文王、武王、周公那樣開一朝偉業,卻以「萬世師表」的方式來救世。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曾如此評價「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如此,再來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真是道出了聖人胸懷。

總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既是至理名言,又是孔子一生的高度概括,統貫《論語》全書。讀者細嚼,味道自知。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精讀《論語‧學而篇》第一章,三句話概括了孔子畢生為學的經驗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