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

美國際貿易委員會關注中國侵權問題

【大紀元6月17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月15日舉行的一個有關中國知識產權侵權以及自主創新政策的聽證會上,美國商業組織呼籲該委員會對相關問題可能對美國的商業、工人、以至國家競爭力可能形成的影響作出評估,並批評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是在為市場准入設限。

代表軟件、清潔能源和電腦產業的組織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抱怨說,在中國仍然大規模存在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給美國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在聽證會上舉證的美國商會負責大中國區的高級主任熱雷米.沃特曼(Jeremie Waterman)強調了美國商界對中國編製的“自主創新產品目錄”的關注。他認為, 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會令本國公司和產品在政府採購過程中享受優惠待遇。沃特曼敦促中國避免以這樣的產品目錄來影響政府採購和其他採購決策。

美國貿易緊急委員會(Emergency Committee for American Trade)負責人卡爾曼.科恩(Calman Cohen)在舉證時說,中國近期在施行自主創新政策方面的努力將會抵消知識產權問題顯著改善所帶來的好處。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大樓

科恩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的這些舉措可能對美國公司進入中國政府採購程序形成障礙。他說:“他們似乎正在努力使知識產權成為市場准入的一個新標準。這種措施的形成方式可能影響到美國公司進入中國的採購市場。”

科恩說,各國政府在採購時,會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政府採購協議”設定一些限制,但是沒有其他國家把知識產品當作為政府採購限制的條件。他說,令他不解的是,當美國和其他國家正在就中國加入政府採購協議與中國進行談判的時候,中國還要在政府採購市場方面設立新的障礙。

科恩說,中國在這方面的做法可能對政府採購協議的談判產生不利影響。他說:“我們擔心,如果以知識產權來設置新的障礙,將會使政府採購協議談判的成功變得更難。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曾經承諾儘快推動這個協議。我們相信,從傳統上講,在談判過程中不應設置新的壁壘。所以我們對中國這樣的做法感到擔憂。”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為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必然會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公司造成負面影響。同日舉證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經濟學教授李.布蘭斯提特(Lee Branstetter)便指出,這些政策都還沒有得以實施,而即便施行,對美國公司的影響也不見得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糟。

一些行業組織負責人在舉證時強調,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仍在中國大範圍存在。美國貿易緊急委員會總裁科恩說,儘管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那裏的盜版和侵權水平依然非常高,這尤其表現在電影、音樂和軟件方面。

商業軟件聯盟的總裁羅伯特.霍利曼(Robert Holleyman)在舉證時說,去年中國安裝的軟件中,有79%都不是付錢購買的。他說,這個水平要比包括印度和俄羅斯在內的所有主要經濟體都高。

但是有舉證者也提出了一些與產業界不一致的觀點。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弗裡茨.福利認為,軟件和音樂行業認為盜版貨阻礙了其正版產品銷售,但情況恐怕並非如此。他說,不能把只願花低價買盜版貨的人和願意多花6到10倍價格去買真貨的顧客歸為一類。福利說,要當心跨國公司提供的信息。

其他舉證者也對如何量化和辨識中國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的規模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