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冒險穿越窮山惡水 災區老師留不住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侯千絹攝)從「好山好水好無聊」到「窮山惡水好可怕」,八八風災讓偏鄉師資流失更形惡化。有災區學校,超過一半的老師期待調動,因為「沒人想跟生命過不去」,留下來的,除了熱誠,還有人是服務還未期滿。

*沒人想跟生命過不去*

「下山,對不起孩子;不下山,對不起家人!」即將離開高縣桃源國中的李老師無奈地說著自己的心情,從大學畢業後被派到山上服務,一待就是七年,老婆、孩子都在山下,好不容易補足積分可以調動,他說:「沒有人願意錯失和自己的小孩一起成長的機會!」

桃源國中校長謝忠保分析,該校有二十七位教職員,平均年齡不到三十一歲,只有四位是在地桃源鄉人,超過一半以上的老師,每年暑假前都會填調動,今年,就有四位老師即將下山。

謝忠保說,在山區服務的老師,大部份是初任教師,剛上山時,還可以忍受「好山好水好無聊」,但歷經去年八八風災的痛苦經驗,這句口頭禪變成「窮山惡水好可怕」,教書還得面臨生命危險,老師有下山之心,讓人真的不忍苛責。

其他災區的偏僻山地學校,同樣也留不住老師。「我不想死在山裡,所以我要在這學期末退休!」屏東三地國小德文分班的李明道老師在退休前夕說出內心話。

*路況差 常摔得鼻青臉腫*

六十三歲的李明道老師說,每天上下課的路程就像被老天凌遲,道路經常坍陷,隨時都有死亡威脅。他騎機車上班,經常摔得鼻青臉腫,索性換部中古吉普車代步,卻因路況不佳,會車時撞到山壁,得花更多錢修車,心一橫,決定這學期提早辦退休。三地國小校長陳再興呼應李老師的說法,因為山路路況確實惡劣。

不過,仍有熱情滿滿的老師願意留在山上,甚至落籍。在甲仙國中任教二十二年的陳建志,留下來的最大動力是想幫助當地原住民、弱勢家庭小朋友完成國中學業。他坦言:「年輕的老師積分夠就會想調往其他學校,流動率在八八風災後,變得更大。」

去年八八風災風雨交加時,桃源國小老師陸廣冒著風雨點亮村中唯一的太陽能燈,讓村民能夠平安抵達避難地點。陸廣說:「政府重建只重表面,該做的事大概只完成十%,避難機制又遲遲未定,連老師都不知道下次災難來臨時,該如何逃到安全地點,又怎能怪他們想離開?」

桃源鄉樟山國小今年有三位老師填調動想下山,校長謝國治說,派駐山區服務的老師非常辛苦,政府應想辦法彌補這些老師的犧牲。

謝國治建議,山區教師流動率偏高,孩子、老師和家長三不五時就得重新認識,就教育立場來看,絕非好事,如何有效留住山地師資,政府要拿出魄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