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

【悅讀唐詩】杜甫〈題張氏隱居(之一)〉

今天選讀的這首律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與〈望嶽〉的寫作日期很接近。現今一些學者把杜甫的生平分為四個時期:一、漫遊時期(西元731年-西元745年);二、長安時期(西元746年-西元755年);三、任職左拾遺與流亡時期(西元756年-西元759年);四、漂泊西南時期(西元760年-西元770年)。筆者發現,這四個時期杜甫寫的詩,其風格略有不同。

題張氏隱居

之一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全唐詩.卷224_012》)

據筆者考證,詩題中的「張氏」為山東兗州的張玠,杜甫跟他是朋友。張玠的兒子叫張建封,唐代宗及唐德宗時期很有名,官至節度使,新舊《唐書》中均有傳記。

春山,本詩指春天時的山或春天的山中。這個詞在唐詩中很常見,如王維著名的詩篇〈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另外,由於春日山色黛青,因此「春山」這個詞在古漢語中還常見用來比喻女子姣好的眉毛。「春山無伴獨相求」大意是說:因為在春天的山中暫時獨居(無伴),故此特地將您(張氏)訪求。

「伐木丁丁(音爭)」這句話出自《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丁丁」是象聲詞,指伐木時發出的聲音。杜甫在這首詩中引用《詩經》的這個句子非常的貼切,並不一定是當時的山林中真的有伐木的聲音。《毛詩.序》說:「作〈伐木〉詩者,燕(宴會)朋友故舊也。又言所燕之由,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唐.孔穎達的《毛詩正義》疏曰:「以喻朋友既自勉勵,乃得遷升於高位之上。」「以喻君子雖遷高位,而亦求其故友。」簡而言之,〈伐木〉這首詩講的是珍惜故友之間的友誼,雖然得居朝廷中高的官位,但仍不忘記大家還是布衣時的相互切磋及勉勵之情誼。

我們都知道,當時杜甫其實才落第不久,並沒有在朝廷中得到官位。可是年輕時期剛剛出道的杜甫心性和眼界是相當高的,初次的落第並沒有給他的自信心造成任何影響,他也深信自己將來一定能夠成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願望。因此他在拜訪張玠的詩中引用《詩經.小雅.伐木》中的句子是想表達自己很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即使將來得到了高官厚祿也不會相忘。

「伐木丁丁山更幽」字面的大意是:「春山中傳來丁丁的伐木聲,使山林顯得更加的清幽。」而詩的言外之意如上面的解釋。通過杜甫的這一句詩,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瞭解唐詩的魅力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神奇。

我們現代人,即使沒有讀過《詩經》,或者不一定瞭解《詩經.小雅.伐木》真正的內涵,也可以從「伐木丁丁山更幽」的字面意思瞭解這是在描寫山林的清幽。如果您知道〈伐木〉這首詩講的是什麼,就明白了杜甫的言外之意(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即使將來得到了高官厚祿也不會相忘。)也就是一句詩同時包含了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意思,這是很神奇的事情。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踏著山中澗道上殘留的冰雪,穿過斜陽照射的石門,來到了您隱居的地方。「林丘」本詩指隱居的地方;出自東晉.謝安〈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茲言執,寄傲林丘。」頷聯主要是描寫張氏隱居環境的景色。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據古籍(《地境圖》)記載,如果地下埋著金銀財寶,那麼在地表上會發出一種氣,這種氣在夜間可以看到;金、銀、銅、珠玉等發出氣的顏色都不一樣。此聯的大意是:您住在這裏並不是為了在夜間去看哪裡有發出金銀財寶的氣,而是為了遠避災禍,欣賞麋鹿的閒遊。頸聯主要是描寫張氏隱居之目的及稱讚張氏志趣的高雅。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杳然,幽深,幽寂。「乘興杳然迷出處」大意是:我乘興而來,逐漸的溶於這幽寂的山林之中,已經忘記了自己原先從哪來的了。「對君疑是泛虛舟」大意是:即便是對著您,我也以為是坐在一艘無人的小舟上。言外之意是稱讚張氏乃世外高人,自己在張氏的影響下也溶入了大自然之中,忘卻了自我(私)的存在了。

虛舟,這個詞出自《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在中國古代,古人渡河或航行時,如果估計風暴將要來臨,常將兩條船相並,然後用鐵鏈連在一起,這樣即使遇到大風浪,也比較安全。在古漢詞中,方舟是指兩船合併。虛舟、虛船是指無人駕馭的小舟,也就是空船。

莊子說的那段話的大意是:兩船合併(方舟)來渡河,突然有一條空船撞上來,方舟上即使有個心地狹窄的人,他都不會發怒,因為那條船上沒有人。如果那條船上有人,方舟上的船員肯定要高喊要他注意別撞上,喊一聲不行就要喊第二聲、第三聲,再不行就要惡語相加了。這是為什麼呢?那條船上沒人的時候,即使撞上了方舟,方舟上的船員都不會發怒或罵人。只要有人在船上,還沒撞上可能就要罵上了。一個人啊,如果能夠放棄自己的私心和執著(虛己),不為任何外物所動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夠傷害得了他呢!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呢,走在街上,如果不小心自己摔倒了,那你可能會自認倒楣。如果是別人無意中將你絆倒的,那可能就要吵起來,甚至打架;要不就是躺在地上不起來,要人家送醫院檢查,沒事都要找事情賴人家一把。所以說人與人之間會出現爭吵,是因為人有私的存在,看不開那點個人利益。在矛盾面前沒有人會想到或相信「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我們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在被別人絆倒的時候,不僅沒和常人一般見識,還要反過來先找自己的不是,說:「對不起,是我不小心摔倒了,讓您受驚了。」真在突發事件中能馬上做到這種程度的,這種人的思想境界就超越了常人,那麼常人中的任何事物都傷害不了他。

回過頭來我們再體會一下杜甫說的「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當杜甫一個人走在那幽寂的春山中時,他感覺自己能溶於大自然中(杳然迷出處),忘卻了自我的存在,這是一種境界;而當張氏坐在面前,兩個人都同時達到了那種境界,靜靜的坐在那裏,如同坐在一艘小舟上卻感覺不到你我的存在(對君疑是泛虛舟),這種境界就比前一個更高。換一句話說,這時不管你是虛舟或實舟撞過來,都不能在我心中激起一點點漣漪。

結語: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的是作者訪問張氏的目的和春山的景色,第三聯是稱讚張氏的高雅,第四聯則是此次山中之行的感悟。不同的人,讀道家經典著作時的感悟也許不太一樣,而通過筆者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杜甫此次春山之行的感悟是很獨特的。

請各位讀者重新讀一遍這首詩,或許您會感覺到這首詩的風格跟我們印象中杜甫的詩風不太一樣,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等人的飄逸灑脫的風格。筆者研究發現,唐玄宗時期,由於玄宗皇帝篤信老莊學說,並親自給《道德經》寫注釋,所以當時的文人也都把道家的書籍當成必讀之書,因為策試時都有可能會考到。這就是為什麼當時文人寫的一些詩歌所用的辭彙及詮釋的意境常常出自道家的典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