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趙靜芝:ADS 讓人歡喜讓人憂

【大紀元8月20日訊】事情每每一和中國人搭上邊,就看上去既熱鬧又好玩。比如這幾天把大家的生活搞得紅紅火火的從中國來的ADS首訪團、還有甚麼「富豪購房團」,幾乎佔據了所有中文媒體的顯著位置,昨天連西人的媒體也跟進了,一股中國熱浪滾滾而來,不亞於前幾天的酷熱天氣。

至於「富豪購房團」究竟下了多少訂單,幾乎沒有人關注,但指望那些中國富豪拎著密碼箱,隨隨便便站在西區或者北溫,對著屬意的樓群滿不在乎下訂單的人肯定要大失所望。中國的「富人」即使有那麼富,但有那麼傻嗎?同樣,中國制定旅遊目的地(ADS)簽署後,那些指望大陸遊客視HST為糞土、把加幣當人民幣面值一樣花銷的人,一定也會追悔莫及。

昨天讀報,溫哥華本地幾家華文報紙連續兩天頭版頭條,刊登ADS有關新聞,其中有一則消息的題目是:ADS旅遊團成小商戶的「救星」。所配發的照片上有一個陸客在溫哥華一個水果攤上買了一個菠蘿,但文字說明卻極其搞笑,說ADS遊客登陸後,出手闊綽,還頻頻稱價格便宜。不就是買了幾磅水果嘛,又不是圈了幾平方公里地,至於興奮成這樣嗎?再說,出來旅遊哪個不要消費點吃的,怎麼中國ADS團的人花錢就上升到「救星」級別,這不是把溫哥華的小商戶都當做災民了嗎?有華文媒體覺得還不過癮,居然下了個莫名其妙的結論: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是歐洲遊客的5倍。難道歐洲客如果想吃水果,都是五個人買一個蘋果的?更有一家中文媒體預言:在不遠的將來,大陸遊客將達到一個億。換言之,到那個時候,加拿大各地的居民,全部成了中國遊客的觀賞物品了。這不分明是把讀者當成智障病兒了嘛。

其實ADS本身就是非常八卦的東西,世界上哪個國家給自己的國民制定過旅遊目的地的?這完全是大陸政府創造出的一個匪夷所思的概念,是用來控制老百姓出遊的,它既不是外交政策,也不是內政方略,只是內部掌握的一個規定。只是近年來中國境外游空前熱鬧,大陸龐大的人口基數加上數百萬「先富起來」的人士,令中國遊客占世界各國遊客的份額在國際上頗受關注,於是,旅遊目的地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追捧,而大陸政府趁機將其變成某種政治籌碼。說白了,ADS簽署之後,唯一對加拿大便利的,就是終於可以到中國不受限制的推銷本國旅遊資源了。而在之前,這些都是不被公開允許的。

當然,加中雙方經過多年艱苦努力終於在旅遊一項取得破冰的成果還是值得慶賀的,同樣,有眾多的大陸同胞能夠來到加拿大這樣一個自由平等民主的國家,對陶冶 身心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切切不可誇大ADS的功效,甚至ADS之後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會在今後慢慢呈現出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這方面前車之鑒很多。

一憂:遊客人數不會「放衛星」。據加拿大旅遊局(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CTC)估計,未來5年內ADS將為加國帶來大約每年3.9億元經濟效益。這個估計水分大。因為,大陸遊客前來,受制於簽證問題,而團友中沾親帶故的又多,經常一個人簽證出了狀況,整個一家子都放棄旅行了。美國一年多前先於加拿大獲得ADS許可,但遊客人數不增反降,就是一個明證。

二憂服務品質出現「大滑坡」。競相壓價是接待中國團慣常的手法,隨著大批大陸客的到來,指定接待的旅遊社之間必定會出現大規模的廝殺。目前2萬多人民幣的團費只是曇花一現,接下來的價格戰必定以犧牲加拿大旅遊業優良品質為代價。大陸客憑藉龐大的人頭資源,調控著價格槓桿。是否會出現象香港游那樣的胡亂混戰景象,現在還真不好下結論。但是,從美國接待大陸遊客的旅遊公司現狀來看,「殺價」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加拿大重蹈覆轍的幾率很大。

三憂華人形象產生「負效應」。華人特別是有點錢的華人不少人都比較有個性,在歐洲,華人遊客已經淋漓盡致地展現過了。中國遊客的諸多陋習,諸如不守時間、大聲說話、隨地吐痰、到處抽煙、不付小費、好勝爭先等,加拿大人對此還比較陌生。雖然,這幾年大陸遊客的素質也有一些改善,但整體狀況不容樂觀,搞不好,華人遊客的形象還會拖累到在加拿大的華人的形象。

四憂經濟救星變成「鐵公雞」。目前能夠有條件花兩三萬元閒錢來加拿大遊玩的一般應該屬於比較富裕的人士,2009年加拿大旅遊局統計的中國遊客的人均花銷是1643元,但是這是以ADS實施之前的商業團為計算基準的。應該說,ADS團的消費絕對不會超過商業團。因為從整體富裕狀況看,ADS團員一般會低於商務訪問人士。加上隨著旅遊公司價格戰的加劇,不能過於指望中國遊客在加拿大會奢華消費,就像不能指望「大陸富豪購房團」下大單一樣。很多時候,旅行業者玩的就是一個概念,在這方面大陸是加拿大永遠的老師。

遠看像風景,近看想報警。ADS之憂,但願不要被我言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