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否慫恿學生抄襲?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8月21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8月 20日報導) 抄襲是美國大學嚴格禁止的一種作弊行為。但對於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美國大學生來說,互聯網或許把傳統上定義抄襲行為的界線變得模糊了。

美國大學對作弊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從一進校門,教授就會告誡學生如何在論文或者學術報告中正確引用他人的作品和觀點。學生們也都清楚,抄襲是一種嚴重的作弊行為。但是隨著互聯網以及各種電子媒體的普及,一些學生開始認為,互聯網上的一些內容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比如維基百科,因為這些內容並不是某一個作者撰寫,而是由互聯網的廣大用戶共同創建的。

學生直接抄襲網上內容而沒有對該內容加以正確引用的現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據大學相關人員介紹,很多學生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屬於抄襲。紐約時報報導說,馬里蘭大學的一名本科生從維基百科上抄襲了一段有關美國大蕭條的內容。這名學生表示,維基百科上的這段內容並沒有作者署名,而且維基百科本身的大部份內容都是由很多網友共同創作的,所以他認為自己的行為算不上抄襲。

《我的話!抄襲與大學文化》(My Words! Plagiarism and College Culture)一書的作者、聖母大學的人類學教授蘇珊.布魯姆(Susan Blum)表示,學生未能對網上內容進行正確引用,可能出於兩種原因。一是學生確實不清楚應該如何引用沒有署名的網上內容。二是有的學生不認為沒有署名的內容也是需要引用的。

一些人把這種現象歸咎於互聯網。他們說,習慣於從互聯網中獲得各種免費資源的學生們想當然地認為網上的東西是可以隨時拿來就用的。聖母大學的布魯姆教授表示,互聯網的確在一些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抄襲的認識。她說:“電子媒體和印刷媒體的確有不同之處。對於電子媒體,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從一個網站轉向另一個網站,甚至不知道你都看了甚麼。所以有時候,你可能記不住你看到的東西出自哪裏。互聯網的另一個影響是,學生可能不再那麼在乎著作權,就是說他們更喜歡在網上寫東西卻不求回報的這種普遍性,維基百科就是個例子。”

長期關注並研究學生抄襲行為的新澤西羅格斯大學商學院教授、學術誠信中心創辦人唐納德.麥凱布(Donald McCabe)表示,長期調查發現,認為從網上抄襲屬於“嚴重作弊”的學生數量明顯下降。他說:“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生不再能分清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一些在我上學時屬於嚴重(作弊)的情況,在今天的學生看來不過是小兒科,根本不值得注意。所以他們做起來也就無所顧忌。”

麥凱布教授指出,互聯網使抄襲變得簡便易行,學生有時候很難抵制住這種誘惑。“沒錯,互聯網讓(抄襲)變得太容易了。”他說,“學生們很難再抵擋住抄襲的誘惑。一旦他們發現有別的學生在(從網上抄襲),他們就會覺得,我為甚麼不能這麼做,為甚麼我不能走這種捷徑來保持我的競爭力呢。”

兩位教授同時指出,也不乏有一些學生以網上內容沒有署名為由而明知故犯進行抄襲的。聖母大學的布魯姆教授說:“有時候這不過是一個藉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很清楚他們在做甚麼,他們只是裝做不知道他們抄襲內容的作者是誰。不過這畢竟還是少數。”

對於如何應對互聯網給高等教育帶來的新挑戰,羅格斯大學的麥凱布教授表示,大學需要制定出明確的相關規定,並且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他說:“我最大的建議就是要有一套基本規定,告訴學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除此之外,我堅信要最終打贏這場戰役,要通過鼓勵學生誠信而不是對他們的不誠實進行懲罰。要告訴學生,誠信對他們的未來很重要,如果他們想學會誠信,就應該從現在做起。”

但是聖母大學的布魯姆教授也表示,人們大可不必對互聯網給美國大學學風帶來的消極影響過於擔憂。她說,互聯網確實讓人變得懶惰和馬虎,但是原本就懶惰和馬虎的人不用互聯網也一樣懶惰和馬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蔡依林不理抄襲傳聞 透露恨嫁心情 不排除閃婚
維基解密稱將發佈更多秘密文件
英國少年企業家 16歲成百萬富翁
安省父母懷疑Wi-Fi無線網影響孩子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