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走過歷史 靖廬轉型

人氣: 1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1日報導】金門協議20週年系列專題6(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沈如峰新竹、宜蘭11日電)俗稱靖廬的大陸地區人民處理中心,當年動輒收容上千人,但隨兩岸情勢轉變、偷渡客減少,像是新竹靖廬轉型為以收容外籍人士為主,管理也從軍事化轉為人性化。

對許多大陸偷渡客而言,靖廬是他們台灣之行的最後一站,過去由於收容人數多,思鄉之情加上情緒不穩,曾幾度發生鬧房事件,在當時可是不小的新聞。

不過,隨著兩岸經濟環境改變,大陸偷渡客銳減,新竹靖廬於民國96年轉型為收容外籍人士在台涉案或非法居留。原本規劃大陸偷渡客集中在羅東收容,但後來考量戒護安全,新竹靖廬也收大陸偷渡客。

在新竹靖廬工作11年的新竹收容所所長彭鏡琴指出,從男女兼收、專收女性到如今收容外籍人士,新竹靖廬反映政經情勢的轉變。當年,「台灣錢淹腳目」,很多男性偷渡來台打零工,但隨著環境改變,偷渡來台的以女性為多。因此,從民國92年起,新竹靖廬專收女性。

彭鏡琴表示,新竹靖廬收容的女性偷渡客都很年輕,有些甚至帶有身孕,靖廬為她們安排特別空間,不僅加裝冷氣、提供雜誌、偶爾也會煮麻油雞,人多時,媽媽加上寶寶甚至達20多人;加總算來,新竹靖廬已協助2萬多個個案返回大陸,其中有超過上百名孕婦。

彭鏡琴說,當年靖廬的女警都很「神勇」,除了管理工作,還要幫忙教這些產婦如何餵奶、幫小孩洗澡,有時甚至還得幫忙接生。

彭鏡琴回憶,某天凌晨3時許,1名懷孕的收容人突然陣痛,陪同戒護的女警雖是未婚,也只好鼓起勇氣充當「接生婆」,而這名寶寶就在車上誕生;由於早產,寶寶在醫院保溫箱待了2個多月,醫藥費上百萬,當時媒體還稱他是「百萬寶寶」。

對比以往,現在外籍人士遣返問題單純許多。彭鏡琴說,新竹靖廬如今是服務走向,強調多元文化,甚至連泰國潑水節、印尼的回教齋戒月等,所方都很重視。

俗稱羅東靖廬的大陸地區人民宜蘭處理中心,民國81年7月由內政部警政署接管前,由警備總部管理,執行「靖風專案」,收容從中國偷渡來台人士。民國96年1月,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掛牌成立後,改制為移民署收容事務大隊宜蘭收容所。

宜蘭收容所資深管理員說,羅東靖廬在警備總部管理時期,曾聽聞內部管理方式較軍事化,收容人不管在生活作息與個人用品擺設上,都必須遵守相關規定,收容人當時身上攜帶的人民幣也被當成匪幣,必須銷毀。

宜蘭收容所所長林俊良說,羅東靖廬現在的管理很人性化,收容人2天放封1次,可接見任何親戚或友人,每間收容室還有公共電話、熱水器與電視,讓收容人可打電話給親友、吃泡麵與看電視節目,公共電話上還貼有移民署申訴電話。

他表示,為避免影響收容人情緒,除了新聞與政論節目無法收看外,其他影集、日劇與韓劇幾乎都可欣賞,「娘家」與「夜市人生」等本土戲劇也受收容人歡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