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北京居委會普漲工資 主任近4千元

【大紀元2011年01月12日訊】從2011年1月起,北京市大幅提高2,600多個社區的居委會、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待遇,提高近千元,居委會主任的收入每月近4,000元,這些靠百姓養活的政府人員加薪幅度遠遠超過普通工人的增幅。

據《北京日報》報導,調整之後,居委會主任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將達3000元左右。再加上各類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工資項目,居委會主任的總收入每月近4,000元,年總收入4萬元以上。市民政局有關處室負責人透露,區縣財政每年將多支出近3億元。而去年多地工人為了應付日益高漲的物價,為能增加幾百元工資而不斷發生罷工事件。普通工人的生活日益艱辛。

從去年開始,大陸的物價全面上漲,讓每一位中國普通的民眾感受到了物價的壓力。正蠶食著經年累月上漲不多的薪水。而每一波的議論和管控之後,又是新一波物價上漲的開始,而最苦的還是平民百姓。

著名政治評論家伍凡先生曾指出,工人為甚麼要罷工,工人罷工的基本原因很簡單。他們工資太少了、福利太差了、地位太低了也就促使工人覺醒了。那這一場罷工潮的導火索是甚麼呢?是通貨膨 脹。

中華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也曾表示,當前勞動關係矛盾增多,也非常尖銳,預示著要儘快出台政策措施,確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經刻不容緩。根據他列舉的數 據,我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後,就持續下降,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22年來下降了近20個百分 點。而從1978年到2005年,與勞動報酬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

一些官員到發達國家考察,回來只講外國公務員工資如何之高、福利如何之好,隻字不提當地百姓的工資是中國的40倍,普通百姓享受的福利要比公務員多得多。中國官員忙著讓自己的工資與國際接軌,卻把百姓的工資遠遠甩在了後面。

北京的退休老人,住在金融街附近胡同裡的73歲的失明老人陳基,一個月有1500的收入,除去阿姨工資、水電費,電話費,醫藥費等,每個月不計算飲食支出,可支配收入不足600元,低於北京市最低生活標準 800元/月。連續上漲的北京物價,迫使陳基不得不將一日三餐改成了「兩餐」。 吃雞蛋都下了很大決心才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