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促立法規管樓花銷售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道)在 The ICON 豪宅變貨倉事件於星期四曝光後,一位具專業背景的市民向環保組織環保觸覺反映,The ICON 在2009年8月銷售時,已出現嚴重錯誤,並指屋宇署其實一早知道The ICON 銷售手法出現問題,但卻沒有嚴謹執行由屋宇署有份參與發出的聯合作業備考(JPN, Join Practice Note)。環保觸覺表示,支持政府立法規管樓花銷售,但擔心立法前會有真空期,包括無法規管並非地產建設商會會員的發展商。

投訴人向環保觸覺表示,他於2009年8月8日參觀The ICON的售樓處,他只能得到一份中原地產提供的樓盤資料單張,他詢問在場的中原地產代理,索取正式售樓書,但回覆稱並沒有。

投訴人經考慮後,並沒有購買單位。因他有專業背景知道如果那些文件沒有提供豁免面積的資料,在當時已經不合格,其中四項「發水面積」,包括環保露台、工作平台、加闊的公共走廊及電梯大堂及非結構預製組件,其面積必需詳列於售樓書當中,否則屋宇署是可以不批准該些豁免面積及不批出入伙紙。

屋宇署經調查後,於2009年11月9日回覆投訴人,並提出兩點:第一、發展商榮豐國際指有向中原提供資料,但中原並沒有在樓盤資料中列出。發展商沒有審核中原的宣傳資料(中原為獨家代理)。

第二、屋宇署指出,在2009年10月5日,即開售後2個月,才收到由認可人士(AP, Authorized Person )提供的正式售樓書。屋宇署亦沒有在樓盤開售時,到售樓現場實地調查發展商能否向市民提供一份合規格的樓盤資料文件。

對於屋宇署的第一點回應,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認為發展商沒有盡其責任。他說:「這次事件再次暴露了樓盤的銷售手法漏洞百出,消費者毫無保障,政府部門監管乏力。由於榮豐國際並非地產建設商會會員,而該樓盤屬於舊契,並不需要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地政總署因此不能發揮把關角色。」

環保觸覺十分贊同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展樓花銷售的立法工作,因為過往有太多例子證明各個發展商在售樓時的資訊披露不足,以致消費者未能作出正確的決定。

真空期應先處理兩漏洞

在立法實施之前還有一至兩年,環保觸覺認為,政府應在這真空期內,先處理現時存在的兩個「無枉管」情況。第一個漏洞是,現時政府並沒有直接監管銷售手法,只是間接地透過由地產建設商會向地產商會員發出指引,希望會員自願遵守。有很多發展商並非地產建設商會會員,因此不需受該指引限制。

第二個漏洞是,有些項目為舊區重建項目,屬於舊契 (無限制契約),因此不屬於由地政總署監管的預售樓花「同意方案」,項目開售前不需取得地政總署的預售樓花同意書。

相關新聞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港首批簡約公屋24日起接受申請
近六成港人自評高幸福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