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觀音畫 奚淞畫展有禪意

人氣 73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9日電)多年來對佛法有深刻探尋的畫家奚淞,其「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將在22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登場。重修20多年前所繪33幅白描觀音,奚淞自喻老蠶吐絲,心手都順了。

1947年出生的奚淞,自藝專畢業後赴法留學,1975年返台,先後在「雄獅美術」和「漢聲」雜誌擔任編輯,多次在報章專欄以筆名「手藝人」發表木刻版畫與散文,題材類型包含中國古代神話、鄉土人物和佛經故事。他在40歲後全心投入習佛,後以白描觀音、禪修靜物和佛陀傳記故事為創作題材。

很少辦展的奚淞,首度在美術館舉行個展「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集結展出90多組藝術創作,呈現他30多年來生活與藝術融合的藝術創作脈動。

北美館表示,展覽以「尋找一棵菩提樹」為序,分以3個主題回顧奚淞多年作品:「靜─三十三白描觀音菩薩」、「淨─『大樹之歌』佛傳油畫」和「敬─『光陰』靜物畫系列」。

20多年前奚淞母親因病逝世,奚淞發願每月以毛筆白描觀音畫,後共繪製33幅白描觀音菩薩。去年奚淞重修20年前的33幅白描觀音菩薩畫稿,在「靜─三十三白描觀音菩薩」展區呈現白描觀音畫的新面貌。

奚淞表示,20年後再重修觀音畫,「心順了,筆也順了,白描觀音畫筆墨線條自然流動,就像老蠶吐絲一樣,觀音的容顏也多了一抹微笑。」奚淞表示,大家以後也可改稱他為「老蠶」了。

北美館表示,奚淞在文學、藝術及禪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家與修行人。展區「淨─『大樹之歌』佛傳油畫」描述,佛陀自出生至涅槃的生平情景,是奚淞依1993年赴印度佛蹟之旅的印象,引用西方油畫形式呈現的佛陀傳記故事。

奚淞在1995年後的靜物油畫作在「敬─『光陰』靜物畫系列」區展出,是奚淞數十年忘我的觀察,如實描繪簡樸物件的禪修功課。展區最後的靜物3聯畫作「靜、淨、敬」,奚淞表示,這3個字也可作為現代人的心靈藥方,同時也是他多年創作精神的總結。

「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在22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登場,展至4月3日。

相關新聞
華夏文協畫展和數學比賽
『緣起竹師  藝術續情』青峰藝術學會2010年畫展
冬至名家書畫展   鄉土藝文在民間
葉永烜玉山油畫展  玉山藝廊展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