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全球經濟今年普遍復甦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7日電)出席瑞士達佛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指出,全球經濟很可能會在2011年普遍復甦。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些人士預言,各國復甦將呈現3種不同速度,其中只有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能快速成長。

美國和德國可望堅挺成長,至於最先進經濟體則只有小幅進步。

不過這些人士也警告,通貨膨脹、保護主義以及公私債券仍可能使經濟出軌。

有關經濟狀態的討論一向是年度世界經濟論壇的開場安排,今年的討論內容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樂觀的1次。

即連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都提到,未來的情況「可同時樂觀與悲觀看待」。他是少數預測到信用壓縮會出現的經濟學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悲觀派。

就樂觀面而言,羅比尼舉出了先進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復甦和「初步加速復甦跡象」、通貨膨脹風險降低以及企業資產負債情況改善。

不過他和會中其他發言人士也警告,有「潛在的負數」並存。英國經濟趨緩和歐元區周邊地區的問題顯示,危機尚未化解,即使是最先進的經濟體,也頂多出現「有氣無力的成長」。

無論公債或私債,痛苦的償債過程現仍持續,特別是美國。廣告業巨頭WPP執行長索瑞爾(MartinSorrell)表示,美國政府赤字「人盡皆知」。這個問題在2012年總統和國會大選之前,不可能處理。

然而所有發言者一致認為,最大的威脅在各國政府間缺乏合作,無論是法規或貿易上的合作。

隨著不平等加劇而產生的民粹式反彈,可能促使各國政府擴大貿易障礙,但這種作法將對所有經濟體造成嚴重後果。

20國集團(G20)各國迄未展現,彼此能在稅賦和法規等重大問題或貿易等長期問題上合作;只顯示,全世界缺乏領導角色。

羅比尼警告,新興市場的情況並不明朗。這些經濟體是世界經濟成長的新推力,但受到通膨上升、經濟過熱以及資產泡沫的威脅,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

印度和中國有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但也無法保證如此。

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顧問朱民說,全球各市場的最大風險之一在於,這些經濟體由目前仰仗出口的經濟成長模式過渡到以內需為主的模式。

他說:「這種變革是個重大考驗。」(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相關新聞
專家展望2011年全球經濟前景
世銀: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
海盜造成全球經濟損失120億美元
IMF: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