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環保農夫 陳坤生有機種桑樹

【大紀元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柏凱台南4日電)中興大學畜牧系畢業的陳坤生,因懷念兒時的桑葚沾糖滋味,於民國78年開始漸漸棄養肉雞,改種桑樹。陳坤生說,那時候還沒有「有機」名詞,他就堅持不用任何化學肥料、農藥。

陳坤生曾是反七輕的環保志工,並推動七股的潟湖生態旅遊,陳坤生說,他從年輕時就熱中環保,常帶著小孩去海邊撿垃圾,20多年從事有機農業,除堅持不用化學肥料農藥,全程包裝也只用草繩、紙膠帶和玉米塑膠袋。

陳坤生早期販售動物藥品和養雞,他說,小時候鄉下每戶人家後頭幾乎都種桑樹,因為桑樹好種,桑葚又可以當水果,不過他一直到畢業工作後,鄰居請他喝桑葚果汁,他才驚覺桑葚除了直接沾糖吃的好味道,還可以做成果汁。

陳坤生說,因後來民間流傳「前不種桑,後不種樹」的風俗禁忌,使得故鄉台南市鹽水區桑樹愈來愈少,所以他開始到處找愈來愈少見的桑樹,以5分地面積從雞農的「有雞」漸漸變成種桑的「有機」,耕耘起自己的農園。

陳坤生的兒子陳柏璋從東海大學畜產學系畢業後,也加入父親的有機農園,陳柏璋說,父親從小不喜歡化學製品,還曾看過稻農噴農藥後昏倒,因此一直反對不健康的農業種植方式,畢竟最簡單的環保是從「吃」開始。

除了桑樹,陳坤生也陸續種了百香果、紅心芭樂等果樹,20年來,有機田面積已達10多公頃,陳坤生說,他對土地和農業有股無法割捨的熱愛,所以積極保留土芭樂、土鳳梨、羅李亮等原始作物,開發果醋、果汁等健康食品。

陳坤生對病蟲害有機防治很有一套,包括使用蘇力菌、樟腦油、礦物油等;收留7隻流浪貓,防止鼠偷咬果實。另外,他從不噴灑除草劑,所以他找到台灣原生種的馬齒小莧草,種植果園地表,避免雜草叢生,還可以當作蜜源植物。

陳柏璋說,台灣農產品長期面臨盛產期,價賤傷農,因此父親除了投入有機農業,也以果汁、果醋和果醬加工品方式提高價值,全部自產自銷,另外還能讓地方農民協助採收、耕種,提高農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