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漁獲減產 魷魚絲約漲3成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7日電)農曆過年將屆,民眾年節採買的零食魷魚絲價格漲約3成。台灣區魷魚公會指出,是受到西南大西洋一帶魷魚產量遽減約7成;貨源不繼衝擊市場價格。

高雄市以販賣南北貨著名的三鳳中街近來已有採買年貨的民眾湧入,不少人反映魷魚絲價格飆漲,每台斤的售價約漲了3成,過去1斤約新台幣250元的魷魚絲現在要320或350元才買得到。

消費者抱怨物價貴,攤商說食品加工業者以貨源不繼,調漲進貨價格,零售商才會跟進調漲售價。

魷魚是高雄市遠洋大宗漁獲之一,與鮪魚、秋刀魚並列是「高雄海洋三寶」;不過近年受到氣候異常的影響,魷魚漁獲已大不如前。

台灣區魷魚公會統計資料顯示,魷魚漁獲確實減少,民國99年的漁獲量與98年漁獲相當,只及民國97年產量的25%,甚至是96年的2成漁獲量。換句話說,去年的魷魚產量比97年約減少了7成左右。

台灣區魷魚公會總幹事李唐輝說,高雄魷釣船的主力漁場多集中在西南大西洋附近,即阿根廷一帶,平均一艘魷釣船出海要半年的時間;因為漁獲量遽減,才會有貨源不繼的問題。

魷魚減產可能是氣候異常的影響?李唐輝表示,魷魚的漁獲量通常會有週期性,大約5至7年就會呈現產量異常的高、低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