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樂活

醫學美容雷射常見的問題(1)

他們告訴你,雷射治療,六次才有效果,卻沒告訴你,不是打六次才有效,而是打二到三次有效後,隔一段時間再進行第二回合或第三回合治療,打六次才有效的醫師,可能前幾次在練習。

小晴今年32歲,為了臉上的色素不均想要求助於專業的美容醫學,看到了雅貓網站上支援廣告網站的推薦,看了幾間不同的美容診所官網,幾乎都說脈衝光要打六次才有效果,而查一下知識搜尋,也發現不少網友附和說要打六次才有效。

小晴挑了幾家診所,發現有些診所打一次就要12000元,但是有些則是同時購買六次療程後平均一次大約4000元,這叫她難以選擇哪樣的診所對她而言是比較划算而且有效的,她的考量是如果作一次就要12000元,效果沒有維持這錢就等於白花了,但是4000 x6 = 24000也等於12000兩倍的預算了,如果花的兩倍的價錢六次的時間效果也差不多的話,那錢也是白花了,還浪費五次的時間…真是令小晴感到非常困擾!

另外是機器問題,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反正也不會分,一家診所說原始廠商的脈衝光比較有效果,新的機器不見得比較好,而且療效有待時間證實,另一家的醫師說他家的機器是比脈衝光要好的××光,而且新的機器比較安全,打起來的感覺又比較不痛…

至於醫師?一邊是整形外科為主的醫師群,之前小晴曾看到網友說過整形外科醫師以開刀為主,其實不太會打雷射?!

另一邊是皮膚科醫師開的診所,但是皮膚科診所還有健保的病人,一堆人進進出出的一點隱私都沒有,而且因為健保病人很多的關係,感覺醫師的態度比較沒有耐心。

還有一間是婦產科醫師開的美容診所,也是在討論區上看到動不動就要病人打胎盤素等針劑做回春治療,要價五萬到二十萬元,小晴心想:「天啊!我才32歲,應該沒有必要打這些阿姨在打的東西吧?但如果醫師一直慫恿我該怎麼辦?」

太多選擇讓小晴非常無所適從,只好聽有做過治療的朋友說忠孝東路有一家診所有脈衝光,感覺還不錯,去了診所醫師也說要治療六次才有明顯效果,所以她也買了六次的療程。

結果打了第一次完全沒有變化,診所的醫師跟他說因為這是第一次療效還沒有累積,之後就會有效果了,打了第二次感覺比較痛一點,但還是沒有什麼改善,只聽到診所的醫師和護士說有變白。

結果第三次小晴跟醫師抱怨沒有療效,醫師回答:「因為還有四次,沒有效果是應該的,你怎麼這麼沒有耐心,打完了之後你就會變美了!」

這一次果然效果出來了,雙頰產生結痂與脫皮,但是臉上卻出現了兩條紅紅的斑馬紋路,小晴相當的不滿意,連最後的兩次都不打了,於是就到了另一家診所就診,該診所的醫師跟他說這是因為脈衝光的能量太強所造成的灼傷,擦藥會慢慢恢復…

醫師的技術是最難以評估的項目,對於有良好訓練的醫師而言,脈衝光治療的目標可以在一次到兩次治療達到,並不需要六次的療程,除非打脈衝光的目的是為了抗老化除細紋,這又是另當別論,不過就算如此,除細紋也是可以一次就有改善的機會。

所以療程設計所謂的六次,不是打六次才有效,而是在打二到三次有效後,隔一段時間再進行第二回合或第三回合治療,這個觀念與六次有效的觀念是不一樣的。

但為了愛美者長期的好處,確認是否其適合脈衝光類的治療才是重點,例如真皮性的肝斑或是黑斑常常會因為脈衝光的能量而越打越黑,或由於病人本身黑色素細胞活動力太旺而越打越黑,這一些病人就不適合施打脈衝光類的治療。

六次的迷思,部分在於醫師對於機器的熟練度不夠以及對於病人需要的能量與次數判斷不足,當然前者可以透過訓練獲得,後者則往往無法正確預測,在操作不熟或是保守型治療的情形之下,第一次的治療往往會選擇較低的能量,再利用後面的次數慢慢往上調,來抓到病人最需要的參數,但醫師的技術就會影響到參數的判斷,小晴的例子就是這般,前兩次都沒有效果,直到第三次因為醫師聽到了病人的抱怨,就往上加了很多的能量造成併發症。

目前從事醫學美容的醫師非常的多,如何選擇好的醫師真的是一項非常困難的課題,除了美容師或是醫師本人嘴巴會講之外,可以參考這家診所所執行的實例照片,但目前就筆者觀察眾多診所或甚至醫院,很多都是拿廠商的照片說成是自己的病例,魚目混珠就會令病人無法判斷。

至於年紀大的醫師比較有經驗這樣的判斷是否正確?筆者要說的是,新科技的美容方式推陳出新,若沒有新的思維去分析這些新科技,無論是新生代或是舊生代都等於一樣沒有經驗!這樣的想法你可以咀嚼一下。@

摘編自 《醫學美容業不告訴你的40件事》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