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洗碗精抽查 4件標示不合格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雅筑台北10日電)北市府與消基會合作,抽查34件市售食具用清潔劑,有3件未標示用途、1件未標示注意事項,但全數未檢出螢光增白劑及重金屬;另外,部分標榜濃縮、抗菌的洗潔精,名不符實。

台北市政府法規會主任委員葉慶元表示,食具用清潔劑與盛裝食物的碗盤直接接觸,若含有害物質或使用不當,容易危害民眾健康,因此市府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檢市面上食具用清潔劑。

抽查的34件產品中,潔偉洗潔精露高濃縮液(抗菌新配方)、SATTER超潔淨抗菌洗潔精及妙管家天然洗潔精3項商品未標示適用對象(用途),天然苦茶籽洗潔精則未標示注意事項。

葉慶元表示,衛生局再前往抽查時未查獲SATTER超潔淨抗菌洗潔精的商品,另外3項已移請縣市政府查處或限期改善;若業者遲不改善,考慮依違反公平交易法移送公平會處置,可處新台幣5萬到2500萬元罰鍰。

另外,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抽查產品中有4件實際容量比標示容量少很多,誤差大於15毫升,另外有9件產品的介面活性劑含量低於15%。她表示,介面活性劑與產品清潔能力有關,依CNS3800「食品及食具用合成清潔劑」規定,合成洗潔劑的介面活性劑必須大於15%。

蘇錦霞表示,抽查產品中,標榜「濃縮」的產品其介面活性劑含量並未高於一般產品,其中,潔偉洗潔精高濃縮液(抗菌新配方)的介面活性劑含量甚至不到15%;另外,標榜抗菌的潔瓷抗菌碗盤洗潔劑及SATTER超潔淨抗菌洗潔精,其標示的有效成分根本不具抗菌功能。

葉慶元表示,產品容量誤差或標榜抗菌、濃縮產品名不符實等,目前沒有明確罰則,只能提醒民眾選購時多加留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