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尚生活》專訪:天價普洱待知音

人氣 9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道)中國是最早發現和飲用茶的國家,中國的茶文化也深深影響了整個世界。而芸芸好茶之中,以普洱茶最為珍貴。

普洱茶不僅具減油減脂、養胃護胃之功效,在好茶日益稀少之下,更成為一種保值增值、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商品。如今普洱茶的價格越炒越高,甚至高達天價。與此同時,層出不窮的假貨也充斥市場。

普洱茶到底奇在哪裏?怎樣鑑別?如何品茗賞析?為此,我們走訪了有著82年歷史的老字號「顏奇香茶莊」,請教了愛茶、品茶、敬茶、尋茶和藏茶的顏文正老先生。

周末的下午,踏入「顏奇香茶莊」,一班愛茶道的朋友已圍坐茶壺邊。泡一壺90年代前價值3,000元一斤的普洱,一泡二泡三泡地品茗研習起茶來。相約不如巧遇,連茶道師傅都在此,真是不枉此行。趁機會問個清楚!

原來坊間所講的飲普洱茶「回甘」,並不準確。飲普洱茶,講「生津」而非「回甘」。聞上去並無香味飄過,但飲起來卻「香藏味中」,生津解渴,口齒留香,回味無窮。望上去,並不通透,卻要乾凈。同時,品茶要從頭喝到尾,至少喝至第八泡。很多再加工的茶過不了三、四泡這一關。好的普洱則越喝越好喝……此乃鑑賞之道。


有著82年歷史的老字號「顏奇香茶莊」,現任老闆是顏文正先生。(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顏文正先生是一位愛茶、品茶和敬茶之人。沖泡過程講究,不馬虎。(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香藏味中」 生津解渴

為何會有飲陳年舊茶的文化?追溯起來,陳年普洱的歷史,從中原文化來講,起碼明朝已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普洱就已經是舊茶了。

聽師傅講,原來90年代前,雲南人不會飲用自己出產的普洱,而是全部賣來香港和東南亞等地。二戰前,則是運去廣州一帶。從歷史來講,這恐怕是廣東人的一個習慣和茶文化了。廣州作為茶產地之一,卻喜歡從雲南運來陳年舊茶,並擺放多年甚至是幾十年後,才拿出來品茗飲用。在偌大的中國,此乃獨一無二。恐怕亦無人會知:為何廣東人如此鍾情舊茶?!

有一點:新茶因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腸胃功能弱者來說,可能會刺激胃腸黏膜,誘發胃病。

而高山茶,如鳳山三傑(福祿貢茶、天信號、水藍印),因其位於海拔高度1,800米左右,其特點為青壯時期的茶品,通常帶有明顯苦味,一旦過了40年陳期後,茶韻便已穩定並能化苦,同時不失其高山厚重的口感及強勁的氣韻。

所以,有陳年普洱適合男女老幼之說。


顏先生收藏和售賣的茶中,有天價普洱,但卻要「香遇知音」,才肯出讓。(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顏先生收藏和售賣的茶中,有天價普洱,但卻要「香遇知音」,才肯出讓。(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深山尋茶 「生死一瞬間」

傳說普洱茶產自雲南思茅,事實上,無一特定地方。雲南十萬個山頭都產茶,故統稱普洱茶。但具體細分,則很講究:哪顆樹出品、樹葉大小、山前山後、海拔高度、樹齡大小等等。

13歲起追隨父親經商,27歲加入茶莊經營的顏文正先生,不僅對市場有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判斷,更對茶有著一份執著,堅持要找到上等茶品,並不惜重金購買。為探尋好茶,這位老先生多年來堅持:「一年內要走遍兩座茶山」。更在一次茶山之旅,體驗了「生死一瞬間」的考驗。

人生變幻莫測,入山時陽光普照,一入山便突然陰雲密佈,長達9個小時大雨滂沱,伸手不見五指。陰錯陽差中的錯誤選擇,令人陷入迷途;但幸運之神的指引,又令其「柳暗花明又一村」。

經歷了生死的考驗,這位愛茶尋茶、執著於找到好茶的人對茶更加敬重執著。顏先生真誠地說:「有人不懂茶,卻要買靚茶。幾十萬的茶,我寧願不賣,因為他不會欣賞。保存下去,價值不貶反升,何樂不為?但如果是真正愛茶品茗之人,我會毫不吝嗇地拿出來。」


茶文化中,茶具的選用也是絕對重要的一環。靚茶要配好茶壺,才不會破功。(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茶文化中,茶具的選用也是絕對重要的一環。靚茶要配好茶壺,才不會破功。(攝影: 余鋼 / 大紀元)

香遇知音 茶亦有道

有人形容普洱茶之所以能成古董,乃要經歷三重境界。
一顆經歷風霜洗禮、天災人禍摧殘、毒蟲侵害的茶樹,能在經年的考驗中結出豐碩的果實。此為第一重境界。

好的普洱通常曲高和寡,傲然獨居於山巔、人跡罕至處。採茶人風餐露宿的奔波尋找,蚊蟲叮咬、變幻莫測的天氣中冒險採摘。採擷後的處理、存放、陳化過程……一環出現問題,全盤毀於一旦。此為第二重境界。

顏老先生說:好茶難遇。令人一見傾心的茶品,更是佇立於「燈火闌珊處」。極品普洱,恐要經歷幾乎是半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的考驗,更要靠機緣。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茶緣同樣靠機緣。遇到後,沖泡的技巧、水的溫度、茶壺的選用等,皆極為考究。此為第三重境界。

飲茶時,平和的心態,靜中細味茶中恬淡悠長的高雅韻味,領會茶文化中蘊涵的祥和、平靜、柔美與關愛,則是另一番境界與所得。在唐代宮廷的茶文化中,更體現了君臣融洽,以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懷。◇

刊於香港《優尚生活》第二期

相關新聞
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
用不同視角認識國際媒體《大紀元時報》
投資閱報  天天超越自我
【鄧醫談養生】白內障年輕化 中醫調理護眼養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