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促港府落實大陸孕婦問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近年,每逢月初私家醫院開放預約分娩床位時,經常是所有床位迅速被預約一空,而當中大部份成功預約的均是大陸孕婦。公民黨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共六成半受訪市民表示不合理或極不合理,市民不接受私院現在大量收取大陸孕婦的做法。

如2010年,仁安醫院共有7,600名產婦分娩,當中大陸孕婦佔約六成;而浸會醫院的大陸孕婦分娩更佔全院分娩八成。

公民黨於11月下旬,透過電話進行抽樣訪問,成功訪問了2,379名市民對大陸孕婦來港分娩的意見。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港人均同意港府必需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以停止夫婦均非港人的大陸孕婦來港分娩,為此,公民黨促請港府,盡快推出有效措施,回應市民訴求。公立醫院應完全停止接收夫婦均非港人的大陸孕婦,以服務港人為先。私家醫院也應以服務本港居民為先,停止現時接受大陸孕婦分娩名額多於港人的不公義行為。

來港分娩個案十年增三成

公民黨黨委郭家麒指出,大陸孕婦來港產子從2001年的7,810名,佔全港孕婦約16%;到2007年的27,574名,佔全港孕婦數目39%,而當中有68.2%的大陸孕婦夫妻均非港人;大陸孕婦去年已激增至逾40,648人,佔全港孕婦比率增至46%,當中有80.3%夫妻均非港人。10年間增加30%,對本港的醫療系統構成沉重負擔,更已超出本港產科服務的負荷能力。不但對本地孕婦已構成嚴重影響,也對孕婦及嬰兒的健康十分危險。

香港醫院需以服務本地孕婦為先問卷,有近七成市民十分同意或同意,不論公私營醫院,均應以港人為目標。

雖然,政府於2011年數次推出措施,希望令大陸孕婦來港分娩數字回復至2010年水平,但本港孕婦仍舊未能依正常程序在私營醫院預約分娩,而政策推出至今,無論是公、私營醫院,本港的母親要四出撲位依然時有所聞。

公民黨指出,現時,香港的醫療資源包括人手、資金、床位等均極為不足,包括婦產科及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等更是如此,不論公、私營醫療系統壓力都十分大。在現時的條件下,本港的醫療系統應先以維護港人的權益為優先。

在問及市民是否同意本港公私營醫院的產科服務,都需以服務本地孕婦為先時,合共近七成市民十分同意或同意,顯示出市民均認為本港的醫療系統,不論公私營醫院,均應以港人為目標。公民黨認為,公立醫院需檢討現時預留3,400個名額予大陸孕婦的做法,應完全停止接收大陸孕婦,只接受港人分娩。

取之社會 用之社會

私營醫院大量收取大陸孕婦,每名計可多賺1.5萬元。按政府公佈明年浸會醫院接收大陸孕婦為10,300名計算,可預計明年至少可多收1.54億餘元。

公民黨建議港府,將私家醫院多收大陸孕婦的額外費用,全數用以成立「改善香港婦產及初生嬰兒服務基金」,用以改善因大陸孕婦湧港而帶來的一系列醫療問題,如NICU被嚴重佔用,或用以提升現時的產科服務等。

近日有報導指,有大陸孕婦在即將臨盆前,才衝閘到急症室分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今年首11個月累計1,453宗個案,較去年同期的708宗,增加逾一倍。

在這次調查中,合共逾七成市民十分同意或同意政府應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以停止夫婦均非香港人的大陸孕婦來港分娩,僅限制措施難以改善大陸孕婦來港分娩及急症室衝閘分娩情況,認為政府需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才能有效解決大陸孕婦來港分娩的問題。

公民黨促請政府,盡快推出有效措施,回應市民訴求。◇

相關新聞
港終院接大陸孕婦分娩費上訴案
港大陸孕婦急症室產子增八成
嬰兒出生缺陷遽增70% 元凶環境食品污染
港府推新分娩預約證明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