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未來政策 美國霧裡看花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19日法新電)美國原本耐心等待坐擁核武的北韓有所改變,但金正日驟逝令這項政策陷入混亂,同時美國官員緊張地找尋蛛絲馬跡,企圖抓住北韓政權未來走向。

為結束北韓核子計畫斷斷續續努力多年後,美國最近改變戰略,與北韓維持低層級對話以免進一步刺激北韓,即使這類對話無法解決大問題。

不過專家認為,金正日驟逝將讓美國的如意算盤產生重大改變。美國現在得與未經考驗、謎般的年輕領袖而非頑固強人談判。

金正日接班人金正恩未滿30歲,據信在國內缺乏穩固的支持基礎。

曼斯斐德基金會(Mansfield Foundation)執行長、北韓專家佛雷克(L. Gordon Flake)指出美國外交取決於政策而非對方領袖性格,不過平壤政府現在不太可能做出重大決定。

美國決策者最近幾週暗示與北韓談判取得部分進展,或許能為更正式談判或恢復糧食援助北韓開路。

奧巴馬政府從不對全世界敵國關上談判大門,但一直堅持除非北韓明確承諾去核,否則不會重啟正式談判。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保守派學者克林諾(Bruce Klingner)指出,北韓去年對南韓發動2次致命攻擊後,「奧巴馬政府幾乎無人對北韓樂觀。」

「金正日過世將延宕美國與北韓重啟會談,北韓新領導階層得先評估向外界開放的意願和程度。」

「即便金正日之死提供了朝鮮半島改變的機會,這段過渡期會充滿不確定、緊張和潛在的危險。」

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以來一直持續接觸北韓的前新墨西哥州州長李察遜(Bill Richardson)說,奧巴馬的民主黨夥伴「正冷靜採取正確行動」。

李察遜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台:「我一直覺得孤立他們沒用。若局勢看來穩定,或許能恢復糧食援助和人道援助。」

民主黨政敵共和黨部分成員敦促對北韓施壓,要求政權更替。有意參選總統的羅姆尼(Mitt Romney)希望金正日之死能加速結束北韓「長久而野蠻的國家噩夢」。

負責推動美國糧食援助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羅艾斯(Ed Royce)認為,隨著「北韓人民開始質疑這個腐敗的王朝」,這段過渡期「比表面看來更不穩定」。

「現在並非談論新氣象和糧食援助的時候。我們應盡可能和受苦的北韓人民一同讓金正恩喪失接班合法性。」(譯者:中央社樂羽嘉)

相關新聞
金正恩未成為副國防委員長引起關注
北韓「民意洶湧」 金正恩仕途擱淺
北韓暗示金正恩製造了天安艦事件
觀察家:金正恩時代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