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名人

104歲華語影視大亨邵逸夫 寫就傳奇人生

拍攝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馳騁44年無線電視

【大紀元2011年12月06日訊】(新紀元周刊252期,記者梁珍報導)【編者按】作為香港最大電視王國TVB的創始人,拍攝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邵逸夫一生充滿傳奇。104歲高齡,捐款最多的華人慈善家,一手打造香港電視和電影王國,影響了整個華人世界,他的一舉一動影響香港影視脈動。

今年3月31日,TVB賣盤成功。有「殼王」之稱的德祥主席陳國強,連同臺灣首富王永慶的女兒、宏達(HTC)創辦人王雪紅、跨媒體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組成財團,全數購入邵氏兄弟持有兩成六的無線電視股權,意味著邵逸夫電視王國時代的終結。由於王雪紅等人被認為是臺灣紅色富商,外界擔憂中共資金插手TVB,令TVB影視神話終結。

今年11月19日,TVB邁向45年的臺慶夜晚,眾多明星爭妍鬥麗。但人們更關注的是TVB創始人邵逸夫的一舉一動。這一天剛好也是他104歲的生日,有傳今次是他最後一次出席TVB臺慶,之後將正式交棒給TVB新老闆——「殼王」陳國強。

過百記者雲集將軍澳電影城,期盼拍下這位百歲人瑞最後一次露面臺慶的經典畫面。直到晚上七點,臺慶直播前一個小時,無線突然宣佈邵逸夫不會出席,令在場記者、藝人都大失所望。

首度缺席臺慶 權力交接巧安排

44年來邵逸夫首次缺席臺慶,隨即引起有關他的健康狀況的揣測。邵逸夫之前公開露面是在9月28日邵逸夫頒獎禮上。邵逸夫的太太「六嬸」方逸華派定心丸說六叔只是睡了覺,身體健康;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亦表示,天文臺預告這兩天天氣不穩定,亦不想勉強他過來,以免影響老人家的健康。

當晚臺慶由方逸華單拖主持大局,而新老闆陳國強、王雪紅首次在臺慶夜亮相,據知方逸華是刻意作此安排,因她不希望形式上宣佈六叔榮休,於是以此方式寓意著新舊老闆正式交棒。以往由六叔主持的序幕亮燈儀式,則交由副行政主席梁乃鵬負責。



2011年11月19日晚,香港無線電視(TVB)44週年臺慶,「六叔」邵逸夫44年來首次缺席。(攝影/宋祥龍/ 大紀元)

無線高層樂易玲坦言, 交接是遲早的事,終究六叔年事已高。但言談間,顯露對六叔的不捨。「我當然希望他老人家長命千歲,繼續留任,但畢竟TVB已經45歲了,而他老人家都104歲了,這本身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百年人瑞 隨高人修練氣功

邵逸夫於1907年11月19日生於大清浙江寧波鎮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邵行銀。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故人稱「六叔」。

有人說,「六叔」所經歷過的百年,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影視作品更要精彩動人。這位叱吒娛樂圈大半個世紀的老人,除了傳奇的電影人生,也以104歲高齡成為全球最年長的董事局主席。據知無線會為邵逸夫申請進入世界健力士紀錄大全。

有記者曾經問他養生祕訣何在?邵逸夫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他年輕時每天晚上只睡五小時,中午小睡一小時,其它時間都在工作。甚至到古稀之年,仍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直到現在他還出席無線電視每兩週一次的高層會議。

104歲的六叔向來對健康十分關注,六叔在食療方面重清簡,每餐喜歡以米飯、鮮魚及蔬菜為主,他認為營養充足,又配合足夠運動就是強身健體的最有效方法。但視修練氣功為養生祕技。據知六叔30多歲已經不停訪尋名師,學習不同門派的氣功,藉以鞏固健康。

60多歲時的六叔終於遇到一位年紀比自己輕,但修為極高的氣功大師,該位道長由內地移居香港,六叔經朋友推介認識,兩人十分有緣。據知六叔多年的練習絕對沒有白費,精進之時甚至可以令盤膝而坐的身體凌空升起,離地達四、五吋之高,平時連患傷風感冒的機會也少之又少,亦可以藉打坐來代替睡眠,此休息方法比普通人一天八小時的睡眠成效多出六倍,難怪104歲的六叔仍精神爽利。

拍攝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邵逸夫是唯一一個同時打造電視和電影王國的影壇巨人,開創邵氏影業和無線電視兩大娛樂圈神話。1932年,他和哥哥創立的天一電影公司,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見證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全部歷史。這部影片讓邵逸夫賺了一大筆,並聲名鵲起。

1955年,已經佔領東南亞電影半壁江山的邵逸夫發現:影人沒有攝影棚,等於工人沒有工廠,邵氏要想在激烈的影業競爭中發展,必須建立自己的電影製片廠。

1957年初秋,已經50歲的邵逸夫離開了奮鬥了30年的南洋,與合作了30年的三哥分手來到了香港,並在紅顏知己方逸華的幫助下,開始著手建設「邵氏影城」。

其後在方逸華的極力推薦下,邵逸夫動用了100萬港幣,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李翰祥終於不負眾望,創下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其後,邵逸夫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了銀幕。這兩部巨片在香港、臺灣流以至東南亞一帶掀起了中國片的狂潮。

邵氏電影公司20多年間所攝製的影片達1,000餘部,旗下電影院達200家,每天觀眾大約100萬人。邵氏影城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人,被外國傳媒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1959年邵氏參與籌辦香港小姐,為冠亞季軍提供試鏡機會;至此成為風靡全球的選美節目。

馳騁44年無線電視TVB終賣盤 邵氏電視王國時代終結

無線電視於1967年11月19日成立,邵逸夫任常務董事。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佈停止生產電影。

2010年元月,邵逸夫以102歲高齡決定休息,卸任香港無線電視臺行政主席職務,將這個他花費畢生心血創建的、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交給了方逸華打理。

今年3月31日,TVB賣盤成功。有「殼王」之稱的德祥主席陳國強,連同臺灣首富王永慶的女兒、宏達(HTC)創辦人王雪紅、跨媒體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組成財團,全數購入邵氏兄弟持有兩成六的無線電視股權,意味著邵逸夫電視王國時代的終結。由於王雪紅等人被認為是臺灣紅色富商,外界擔憂中共資金插手TVB,令TVB影視神話終結。◇

本文轉自252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54/1015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