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大旱致麥田「渴死」溝河見底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大陸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大面積乾旱,安徽阜陽穎上縣兩個鎮的村民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當地約有4個月不降雨,原本是盛產小麥的地方,如今小麥被渴死,麥田如荒地一般。村民還說,當地是很大的一片平原,但沒有一個水庫。目前大大小小的溝、河均已乾涸見底。農民面臨小麥絕收,倒貼本錢,購買糧食的境況。

老百姓一直企盼老天爺降雨雪。2月9日下午,阜陽下了雨夹雪,及雨夹冰雹,民眾表示雖然對旱情緩解作用不夠大,但下雨雪就比不下強。

最近大陸官方媒體持續高調對山東等地乾旱進行報導。阜陽穎上縣村民表示,他們當地的嚴重旱情尚未見網絡上公開報導。雖然當地電視台有報,但政府對乾旱視而不見。

小麥渴死 幾近絕收

阜陽穎上縣是盛產小麥的地方。縣裡十八里鋪鎮閆邢村有數千畝土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由於4個多月沒下雨,地裡的小麥種子幾乎沒長出來,麥地如一片荒地。村民劉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

百度搜索結果,十八里鋪鎮有52,285畝耕地,5萬多人口。

劉先生說,閆邢村是很大的一個村,大約有5千多人。因為貧窮,村裡家家戶戶的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剩下的沒有50歲以下的人,除非孩子。這個留守村從去年中秋節前後至今就沒下過雨。

在外打工的劉先生是過年前趕回家鄉的。他說:正常情況下,4~5月份小麥可以收了,但已經4個多月沒降雨水,現在小麥乾得沒有長出來,麥地如荒地一般。

「大大小小的溝裡、河裡的水都乾了,沒有一點水可用於灌溉。種子、化肥都下到田裡了,乾旱造成不但沒有收成,還倒貼本錢。 這一季小麥肯定沒有收成了。靠土地吃飯的農民不得不去糧站購買糧食。」

穎上縣五十里鋪鄉的徐姓女孩在外地上大學,放假回到家裏看到「村裡的很多麥子已經渴死了,有的沒有長出來麥苗。好幾個月沒下雨雪了,奶奶和村裡的人很焦急,大家都各盡所能抗旱,爭取給麥子灌溉」。「從去年暑假就開始乾旱了,中間有過下小雨,但不夠緩解旱情的。」

「60多岁的奶奶和村民都開始幹零活,否則沒收入。農民土地收成受損失,就沒有收入了」,徐姓女孩說。

百度搜索顯示,五十鋪鄉有耕地4.6萬畝,人口3.6萬。

政府不助村民打深井

據村民表示,當地沒有自來水,平時村民吃的都是井水。這些井離麥地比較遠。乾旱的土地,需要打深井灌溉,但當地政府對旱情視而不見,沒有組織村民有效抗旱,而且打深井的設備都沒有。但當地電視報導中卻高調稱「抗旱」。

閆邢村王姓村民告訴記者,近幾年打深井的設備都不知道哪裏去了,因為沒有設備以及年富力強的村民外出打工,留守的村民得不到政府幫助,所以沒有打深井的能力。莊稼不能得到及時井水灌溉。

王姓村民對記者說:「政府就是說說而已,沒有實際行動,這幾年當地不是乾旱就是洪水。不管是乾旱還是發洪水,政府都不當回事。苦了老百姓,當官的吃飽飯不管老百姓。」

「阜陽有很多民生問題,政府沒人給群眾排憂解難。就是上報上去了,哪裏有乾旱、天災的事情,如果政府撥款補助,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才能拿到,平民老百姓拿不到補貼的。比如說中央政府撥款100萬,1萬塊都到不了老百姓手裡。老百姓有苦無處訴。」

他還表示,當地是平原,很大一個範圍內都沒有一個水庫。當前是冬季,乾旱的土地沒有開裂。

受訪的村民均表示,老百姓一直在乞求老天下雨,這一季糧食沒收成,還指望下一季有收成。如果繼續乾旱下去,就看政府是否打深井、組織抗旱灌溉,否則,農民沒有任何出路。

此外,官媒報導,中國小麥主產區安徽淮北地區宿州市一個村子旱情較嚴重,小麥乾枯等。

去年10月當地媒體曾報導,兩個月時間裏,阜陽沒有出現大的降水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10-20毫米,多數麥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已屬於中期乾旱類型。

相關新聞
中國糧食系統面臨嚴峻挑戰
山東50~200年一遇乾旱?民眾披露驚人真相
天災不斷 全球食物供應不足現象擴大
全球糧價居高不下 勢再高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