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核安事件 台電評:反應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瑋臻台北報導)日本強震震出核電廠的安全問題,尤其北台灣就有核一核二廠,還有興建中的核四廠,這也使得核安全備受各界關注。台灣電力公司今(15)日對台灣現有核電廠進行總體檢時表示,台灣的核電廠與福島的不同,除存有4萬噸水可緊急降溫外,也有較完整的備源發電系統,另外對於日本面臨核輻射危機,台電也表示,如果日本一開始就把海水打入圍阻體,可能不是現在的情況,從事後看來日本決策是「有些慢了」。

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而台灣最早開始商轉的核一廠,反應爐和圍阻體的設計都跟福島核電廠類似,台電特地召開記者會,強調核一廠的安全設計比日本更好。

台電董事長陳貴明表示,日本福島核能電廠所發生的一連串事故,可看出「海嘯影響比地震大」,福島核電廠距離海岸僅100公尺,防阻海嘯的浪高設計為5公尺,而台灣核一到核四廠分別可抵抗8至11公尺高的海嘯,核電廠離海岸線也都有約500公尺不等的距離,台灣核電廠在高度設計上應該足夠。

至於台灣是否可能發生福島核電廠爆炸事件?陳貴明說,台灣核電廠除有4萬噸的深水池可緊急冷卻外,也較日本福島核電廠設計多一部備用緊急柴油發電機,屬「氣冷式」柴油發電機,可避免緊急情況還要尋找「冷卻水源」降溫的問題,若這些都無法降溫,就會採取最後的手段,引進海水降溫,一切以人民生命優先。

針對日本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爆發一連串危機,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認為,從事後來看,日本的決策目前看起來「有些慢了」,如果一開始就把海水打入圍阻體,就可能不是現在的情況,若台灣發生超出現有核電廠防護範圍的災難,一定是以「保有反應爐壓力槽及一次圍阻體」為第一任務,並以「保護民眾安全」為最高原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