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為本 與自然和平共存

專訪志善環保科技董事長黃慶賢

陳霆

人氣 39
標籤:

近幾年「環保」議題漸漸被重視,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榮,成為當前許多企業的課題,在環境汙染當中,河川汙染對人的危害最為嚴重,不僅影響了飲用水,也影響了河川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物。

找回對故鄉的思念

「我的家鄉在后里,用今天的話講,是一個生態很豐富的地方。」志善環保科技副董事長黃慶賢悠悠的談起。

他還記得第一次與「環保」相遇,是在將近50年前。16、17歲的他,身在資訊最豐富的台北,於報章雜誌上,常常看到國外關於環保的新資訊。

儘管如此,當時的「環保」對黃慶賢來說,比較接近「新知」,沒有太多深切的連結。直到長大回故鄉後,看到環境的改變,才興起一種想要找回失落故土的情懷。

黃慶賢說:「我以前的故鄉,晚上有一整片的螢火,昆蟲、鳥類很豐富。小溪可以抓到魚蝦,野花上都有蜜蜂、蝴蝶。可是當我長大以後,回到家鄉才發現,這些珍貴的美景,卻都已經慢慢沒有了。」

當時的黃慶賢就立下一個心願,等到事業有成後,一定要買一塊地,把這種對故鄉的思念,給「找」回來。

奮鬥了數十年之後,40歲的黃慶賢終於在台中新社買了第一塊土地,開始打造私人的生態園區。他回憶,自己一開始也不懂什麼是生態,什麼是生物多樣性,更沒有想要做生態園區,就是單純對大自然的喜愛。

但在蒐集台灣原生種生物的過程中,他才發現,原來石化清潔劑對自然界的污染,是那麼嚴重。

他說:「當我發現清潔廢水的污染,讓水溝中的魚蝦都消失後,我就在想,以前的水溝,為什麼那麼乾淨?」

就是這個簡單的想法,讓黃慶賢將這份對土地的愛付諸行動,邀及朋友集資創辦志善環保科技公司,希望研發出一種對人體,以及自然都無害的純天然清潔劑。

從排斥到接受魚樂

「魚樂」目前是志善環保科技公司的主力產品,是以濃縮原液販售,只要根據需要將原液按比例加水稀釋,從居家清潔到洗澡都可使用。

黃慶賢說,很多人聽到「魚樂」會以為是魚飼料。但背後的內涵是我們的產品排放到河川中,對魚蝦無害,能讓魚蝦快樂。

在5年的研發過程中,黃慶賢與其工作團隊也歷經意想不到的困難。

「我們買了很多假的天然原料,但經測驗發現還是人工的。」黃慶賢無奈地說,「現在我們的倉庫裡,還有很多這樣的庫存。」

「魚樂」推出以後,這種多功能的洗劑,對於習慣使用瓶瓶罐罐的台灣消費者,在心理上卻有一點排斥。

志善環保科技業務經理曾傑琨說,「我們都先讓他們體驗我們的產品,請他們先用在最難清洗的地方,譬如清洗排油煙機。」

曾傑琨表示,漸漸當人們發現魚樂的效果,又了解魚樂是利用自然分解髒汙的原理,都慢慢能接受。

以善為本經營理念

「其實,我們幾個合資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事業。」黃慶賢說,「像我到現在都還在經營手工具的工廠。」他表示,他們其實是抱持著做公益的心態,在研發環保洗潔劑,只希望能夠有利於環境和人類。

許多人成立公司,營利往往是最主要的目標,但是黃慶賢卻有自己一套獨到的見解,「一個人在世間能賺取的錢財,是來自他的福報。」黃慶賢感嘆地說,「福報是沒辦法用努力、技術來獲得的,要用善念來經營。」

他表示,宇宙的道理會循環,大自然也像一個生命。如果我們對大自然不善,終有一天大自然會反撲,若能以善念對待自然,自然也會用相應的方式回報。

黃慶賢說:「就像我們的產品名稱一樣,我們希望讓魚蝦快樂,因為魚蝦快樂,我們人也就快樂了。」


至善環保科技園區一景。(志善環保科技提供)


黃慶賢認為以善念對待自然,自然也會用相應的方式回報。(志善環保科技提供)

如何分辨清潔劑

我們在使用的家庭洗劑,到底健不健康,會不會對環境有傷害?這是所有家庭主婦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志善環保科技業務經理曾傑琨表示,據統計市面上能買到的清潔劑中,真正純天然的產品只有3%至5%。一般消費者,可以利用酒精燈、不鏽鋼湯匙,自己在家做個簡單的小實驗,來判別日常生活的用品是不是石化產品。

實驗過程很簡單,只要將幾滴清潔劑(燃燒過程會沸騰,不要多加),倒在不鏽鋼湯匙中用酒精燈加熱。若是石化產品,清潔劑一段時間後會起火燃燒,熄滅後更會留下焦油狀的物質。天然產品只會冒出水蒸氣,最後留下粉末狀的成分。但是某些產品固然不會著火,但會發出刺鼻味,這表示仍不完全純天然。

曾傑琨說:「我們希望能推廣使用天然清潔劑的理念,因為清潔劑對自然、人體的影響很深遠。」

他也提醒,使用酒精燈時要小心,燃燒過程中,石化清潔劑可能會冒出大量白煙,也務必注意通風,並小心別被熱湯匙燙傷。


天然清潔劑在水分蒸發後,會殘留白色粉末。(攝影:陳霆/ 大紀元)


石化清潔劑燃燒過程會冒出白煙,起火燃燒。(攝影:陳霆/ 大紀元)


石化清潔劑燃燒熄滅後,殘留焦油狀物質。(攝影:陳霆/ 大紀元)

相關新聞
【台灣生命力】打造台灣原生植物的天堂
黃慶賢:給社會新鮮人的一點建議
伊甸就服員林志善  獲勞委會金展獎肯定
黃慶賢:給社會失業人的一封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